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互联网公司是怎么做背景调查的?调查哪些内容?

时间:2021-03-01 09:19|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互联网公司是怎么做背景调查的?调查哪些内容?

近日,BOSS直聘发布《2020应届生春招求职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以来)活跃求职的应届生较去年增加了56%,但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22%。

一句话总结:说明今年的求职形势比去年要严峻。

本来混迹职场,辛辛苦苦拿到一个不错的offer,就已经很开心,但是在正式成为下家公司一员之前,往往会有一个叫做“背景调查”的环节,尤其是一二线互联网大厂,一般都会有背调这个环节,但很多人对背调背后是如何操作是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的。

由于今年客观形势影响,不少年前离职的朋友悔青了肠子,又重新回到求职的起点。

笔者结合以往求职京东产品运营时的背景调查经验,给大家分享下#公司都是如何做背调?#这个话题。下面小板凳准备好了~

01 入职流程

一般企业有用工需求,就发布招聘职位,从发布到入职都经过哪些流程呢?

企业招聘入职流程:招聘职位发布—>筛选简历—>初试—>复试—>背景调查—>【是/否】 通过—>(是)发放Offer—>录用入职—>试用合格—>工作转正(否)—>拒绝候选人入职

在职场的江湖上混,好不容易得到一个Offer,那是最开心不过的事儿(尤其在今年)。

但整个求职的过程就像打怪升级,尤其来到背景调查环节,大多企业会跟第三方背景调查公司合作,身在职场的人不由得感觉它深不可测,对此既好奇又担心。

02 背景调查 1. 背调作用

企业雇佣员工,是有些像我们买东西,不希望买到水货假货。

从企业的角度,它希望自己花钱“购买”的员工是“货真价实”,体现在:履历属实、业绩属实、无明显雇佣风险等。

2. 背调对象

通常成熟公司(不仅仅是指大公司,企业行业因素影响,小公司有些岗位也需要背调)招聘,都需要对候选人做背景调查,区别就在于调查的深度。

仅仅是HR与前雇主核实候选人的基本信息、能力表现、同事关系以及奖惩信息?还是深入挖掘候选人的职级定义、管辖范围、主要项目业绩?

总体来说,越高层岗位,需要深挖的越多,对结果要求也严格。

3. 背调节点

正常情况下,HR会在发放Offer后,入职之前,即候选人收到Offer并确认入职该公司前,会明确询问候选人是否接受背调,并在得到确认后才进行。

有些公司会选择在面试前或第一轮面试通过后被安排背调,通常这类公司都是高大上(大厂、金融业等敏感行业),万人追捧的岗位。但都会明确告知是否接受背调,这两种称作“明调”。

举个例子:是另一个好友H求职京东的故事。

第一轮部门负责人、第二轮部门总监,最后HR面试完,回家等消息。

整个过程很顺利,部门负责人也是加了微信好友,可时间过了大概一周,HR还没有消息。

后来咨询部门负责人才得知,是她学历部分与简历描述的内容不匹配。

其实从好友H的反馈,该HR并没有告知她背调的事宜,就开始背调了。业内人称之为“暗调”。

这种骚操作看着非常不专业,一般是由HR/部门负责人,在未经候选人授权的情况下,通过电话/同行人脉打探,或者委托猎头等方式,暗中对候选人做调查。

至于其影响可想而知,如果暗调过程中在职,该怎么面对公司领导?

03 调查内容

第三方背调公司会调查什么内容?一般,根据候选人不同的岗位职能,会有3个不同层次的背调内容。

1. 基础版

工作履历(最近两家)

工作表现(最近两家,每家一个证明人)

最近两家:例如第一家百度、第二家腾讯、目前已从腾讯离职,成为阿里的候选人,那么背调最近的两家是腾讯、百度。

基础版费用500元左右。其实还有一个价格更低的套餐,只各调查一家,即只背调第一家的工作履历,第二家的工作表现。(背调服务是不是很灵活呢)

2. 标准版

身份信息验证

教育背景验证

不良记录验证

工作履历核实(最近两家)

工作表现调查(最近两家,每家一个证明人)

标准版费用700元左右,同样也可以选择只调查最近一家雇主,价格400元左右。

3. 高管版

身份信息验证

教育背景验证

不良记录验证

商业利益冲突查询

金融违规调查(金融/财务类岗位适用)

工作履历核实(最近两家雇主)

工作表现调查(最近两家雇主,每家两个证明人)

高管版比标准版多了商业利益和金融违规项目,如果HR觉得觉得还不够多,还有很多附加项目。

很明显,如果HR希望调查更多的项目,只要打勾勾就可以了。总体来看,背调公司给一个候选人做背调成本200-1500元。

 互联网公司是怎么做背景调查的?调查哪些内容?

04 调查结果

背调公司会将最终的背调报告发给HR,由HR根据报告结果判定候选人是否通过背调。常常背调公司也会按照跟HR事先商议好的形式呈现。就像:

 互联网公司是怎么做背景调查的?调查哪些内容?

样式1

 互联网公司是怎么做背景调查的?调查哪些内容?

样式2

那么,最终的报告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给HR呢?

由于背调信息为敏感信息,不便在这儿公开。下面整理了部分真实候选人的背调报告,大概占全报告的30%。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