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职场人一般都会面对面试这个阶段,对于产品经理的面试来说,怎么能把自己之前做过的项目重点阐述出来是比较重要的,并且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需要有语言表达要清晰,有逻辑性;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产品经理面试的一些感悟,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么多年一直做产品经理,中间也找过几次工作,有一些面试求职的经历,这篇文章写一下自己关于产品经理面试的一些感悟。
我把产品经理的面试分为三种风格:
01 第一类一种风格是以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为主,面试官主要是了解求职者过往的经历。
通常的过程是先让求职者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然后面试官再针对简历中感兴趣的项目详细了解。
对于有的公司来说,只要求职者之前做过同类产品,并且做的有一定深度,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特别是当你之前做的产品体量更大,然后再去一个体量更小的公司面试时,本来就是去把之前的项目再做一遍,很可能还没有之前的难度高;然后再看看候选人的人品和学历不错,其实就比较容易被录取。
一个人工作时间久了,做过的项目会有很多,也会涉及到不同的产品方向,工作经验很丰富;但除非是管理岗,要不然面试官只会看重你某一方面的产品经验。
况且面试时间有限,从时间上来说也不可能所有的项目都详细讲解一番;所以在面试的时候,可以挑着跟职位匹配度比较高的项目做重点讲解;例如你要面试的职位是做社区产品,那你就可以重点说说跟社区有关的经验和想法。
02 第二类还有一种是面试官不会跟你聊很多以前做过的项目,或许是觉得既然已经做过了,肯定是过关的;他们主要是从一个更加宽泛的角度去问一些问题,例如“你是如何做数据分析的,并且根据分析的结果优化产品?”、“跟技术沟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工作中如何挖掘用户需求?”等等。
这种面试风格,经常会在当你面的职位跟你过往经历没有太大关系的时候遇到;每个面试官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会比较看重过往同类产品的经验,而有的则不会。
既然经历跟要做的产品没有关系,那么面试官自然也不关心你过往的经历,问一些方法论的问题,有了好的方法论可以适用于做不同类型的产品。
有的面试官在面试中太喜欢谈战略了,“你们的战略是什么?”、“产品背后的战略是什么?”,有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产品背后有个宏大的战略在指导;但是在某些初创型公司,产品做了2、3年,可能产品做起来也有误打误撞的运气;这类公司更多的是有阶段性目标,但是远期战略可能老板自己都没想清楚,产品经理就更模糊了。
03 第三类还有一类面试主要会问你关于产品的看法,类似于“如果你是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你会怎么做?”,这类问题,希望听到产品经理的想法。
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个公司,他们对于产品在某个方向的发展比较困扰,招产品经理就是希望帮他们把这个困扰解开的。公司的诉求虽然简单明确,但这却不容易。
首先来说要达到这种程度需要求职者对于目标行业有很深的了解。
第二是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其实很多问题大家所采用的解决方式都是类似的;例如说在用户拉新这件事上,大家都会想到邀请好友给予积分,优惠券,金钱这些奖励手段,但是产生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可能跟公司的推广力度,奖励的金额,用户基数都有很大的关系,效果也就相差很大。
第三是有些产品发展本身就很乏力,单纯依靠产品经理很难挽回局面;之前见过有的公司做电商,问产品经理怎么能提高产品销量,商品质量没优势,品牌没知名度,产品经理把流程做的再顺畅,体验再好,对于结果也不会有大的改善;有的产品明明找不出可以为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却偏偏要做会员, 这时候产品经理自己也很为难。
有时候我们还会遇到笔试,不过很少,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只是在头两年遇到过三次笔试,而且每次的题目类型不同;一次笔试题是类似于”产品架构的五个层面?“,这样的产品基础题目,考验产品经理的基本知识;还有一次的题目就非常类似于考公务员了,类似于“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请预估超市在晚上22点前货架上还剩多少瓶可乐?”,这种发散的逻辑思维题目。
不过最近几年的面试,就再也没有遇到过了。
有的公司虽然有笔试环节,但却并不太看重;我有一次遇到了笔试题,虽然没答,但最后还是拿到了offer。
04 三种结合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这三种面试风格结合起来的情况。
一场面试一般最多也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通过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其实很难真正了解一个人。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