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免裁券是福利,还是侮辱?

时间:2021-03-16 09:32|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2019年的岁末,关于裁员的消息,屡见不止,人心惶惶。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有挑战的情况下,许多的人都担心,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关于裁员的这件事。

 免裁券是福利,还是侮辱?

这也是关于职场类的第5篇文章,前文请点击:

100位员工总结,创业公司死亡法则

社会需要理解创业失败

什么是好员工

一、花式裁员,丑态百出

前有人事主管裁员后,自己反被裁;后有公司单方面宣读解约,不给员工商量余地。

2019年的裁员故事精彩至极,网友甚至归纳出了一套小白版到至尊版的裁员课程。

 免裁券是福利,还是侮辱?

1. 软裁员

有故意延期发放奖金和工资的,有设定虚高目标的,还有故意调离部门甚至分配工作至异地的。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变着法的让员工自己主动离职。

明面上是员工个人原因,其实是公司不想承担任何裁员的责任。

2. 硬伤害

一些企业只想着怎么通过各种软手段裁员,却没有考虑到这种方式对员工和企业带来的伤害。

(1)对内

员工不是傻子,企业使用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段,一定会导致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和怨言,消极的因素一定会在公司蔓延。

这种方式会导致员工内心慌张,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降低,甚至还会刺激一部分在岗的员工寻找新机会。

(2)对外

企业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裁员做法,会让企业在未来招聘的过程中,遇到阻碍。

现在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离职员工直接交流也很普遍,企业内部各种负面情况一定会传出去的。哪个部门差,领导能力如何,企业待遇怎样,几乎都能打听到,甚至一些负面还会被放大。若不是企业像BAT那种有光环在,很多人都不会将就。

而对于那些中高端人才岗位,想招到就更难,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不缺机会。

三、免裁券是对企业不负责任

最近关于裁员话题的讨论,莫过于有那么几家企业,推出了年会抽“免裁券”的“福利”。

 免裁券是福利,还是侮辱?

免裁券的推出,社会上褒贬不一。

但仅从村长的角度来说,不管真不真实,都有诸多不妥之处。

1. 释放错误信号

(1)不够专业严谨

尽管一些老板认为,免裁券这件事情是为了娱乐,调节氛围,不至于上纲上线。但是村长认为,开玩笑也得分场合、看事情。

无论是企业、还是领导,都应该有基本的价值观和准则,做好带头榜样。如果裁员这件事情也可以当成玩笑来开,甚至是戏虐,那么以后公司是不是在价值观、产品、规章制度等方面,也会如此随便呢?

因为我们发现一些公司,经常会拿员工的个人私生活讲段子,或者主管/领导逼迫员工做各种不合理的事情。

如果企业经常这么随意,那么员工还会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嘛?

(2)让员工掉以轻心

试问,如果免裁券真的有效的话,员工贪污腐败开不开除?欺骗消费者开不开除?造成公司重大损失开不开除?

企业一旦传递了这样的思想,就一定会让个别员工产生不好的想法和行为。

网上就流传了很多段子,比如就有网友说:”是不是可以打一年酱油了?”

只要这张免裁券的效力是真的,就一定有员工会羡慕的想:“你看看别人真好,哪怕不努力,都不担心被裁了。”而提前获得免裁券的员工,心里也一定会想:“哪怕我做的再不好,反正也不怕裁员。”

一旦员工产生了这种侥幸的想法,而不是拼命努力的想法,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很危险的。

大家去试想下,奖励免裁券和奖励5万元现金,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一个实至名归的员工,获得了5万元的奖励。对于同事或旁观者来说,一定是羡慕的,甚至在心里暗暗的告诉自己:“我也一定要像他那么优秀和努力,争取明年也拿个万元大奖。”

而对于获奖者来说,可能内心想的是:“公司是公平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我以后一定会在公司更努力,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再拿大奖!”

大家看看,两种不同的激励做法,奖项的设置,产生的效果是有很大区别的。

2. 不好的员工得当机立断

人事变动,本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正常的行为。

一名员工决定被裁,不管是企业自身经营问题需要优化。还是经过严谨的考核不达标后,作出的决定。对于这样的员工,就不应该给免裁的机会。这既不是对被裁员工的人文关怀,也不是对其他员工公平的表现。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