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出很多决策,产品人的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上篇文章中,作者说到了关于产品人的信息和底层逻辑,《重新认知决策:信息和底层逻辑是关键第一步》,本文作者将分享关于人性与认知的决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决策,基于周围复杂环境和因素,结合自身优势,给予最优解方案,这就是决策,所以这也是我常常谨言慎行的原因;因为你根本不可能理解这个看似垃圾、不合理的决策,是经历了多少次评估、博弈后得到最优解。
人性是什么?
人性,说玄奥点,是淫欲、懒惰、贪婪、饕餮、傲慢、暴怒和妒忌;用通俗易懂的话再说一次就是爱贪小便宜、喜欢美女帅哥、醉心权利和趋利避害都是人性。
当我们通透人性,认知自我后,才能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理智看待自己,依据人性的角度作出利己的决策。通透了人性,会有成为“收割者”机会。未能通透人性认知自我,那极可能成为“韭菜”(被收割者)。
一、通透人性做收割者有人说,如果能够站在别人角度思考的时候,不被自身情感所左右,假想别人情感才能真正的做到同理心,这话说的不无道理;人总是容易被自身情感所影响,打工人很难理解百万富豪钱花不出的困难,同时百万富翁也很难理解打工人“上班如上坟”的心情。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掌握所有信息,了解所有的郁结点,同时自己原型设计十分牛逼已但是为什么产品没人使用?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甚至是找到的工作还不如那些才从培训出来的人?等等。这些问题不能全部归结于“人性”问题上,但是通透人性后至少可以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
通透人性上我不得不服拼多多和诈骗犯,前者以符合法律规范的手段进行盈利,后者则是通过无视法律法规进行盈利;所以前者“客单价低,客单量高”,后者“客单价高,客单量低”但是两者都赚的盆满锅满。
(我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去做诈骗,而是理性看待他们的方法,从中学习他们对人性的使用。)
先说拼多多,在中大型的公司待过的产品设计师应该都比较了解,这类公司内部部门盘根错节十分复杂;每次活动设计或是需求变更都会经历层层部门的把关,最后领导同意签字后才能实施,更别说是在主要APP上进行相关更改,所有从侧面可以看出拼多多在这类营销活动上达成高度一致。
回到拼多多本身,拼多多本身切入点就是在淘宝大规模打击“假冒伪劣”、“低价低质”商品的时候,拼多多直接以低价、能用就行、不在乎正品为切入点,快速从三四线城市异军突起,迅速占领了部分爱贪小便宜的农村妇人的心智,最后在通过巧妙的营销活动再进行快速裂变;这里活生生就是一个“收割者”的发展史(虽然有马后炮,用果推因的感觉但是确实是说得通)。
上面算是战略上的布局成为“收割者”,实际活动中,拼多多也是围绕这“人性点”进行活动设计,他有许多日常活动比如多多果园、多多牧场、多多斗地主、我的步数、拼单返现、我的拼小圈、摇现金、多多爱消除、天天领现金、砍价免费拿等10个较为常见的活动(有明显的入口),还有多个入口不明显靠弹出进行曝光的活动如打地鼠、100元、50元、300元等不同额度的现金红包活动。
活动千万条,核心就一条,以利诱之。
我们在参与拼多多的活动的时候就开始和拼多多进行博弈。是留下来参与活动还是直接转身离开,这时我们自己内心其实知道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以我们是准备不参与的,这时拼多多为了让我们留下来,先通过巨额的奖品刺激人性中的贪婪,让我们产生试一试的想法,毕竟试一试又不给钱,如果万一中奖了,那不是皆大欢喜。
这个时候虽然我们有心试试,但是毕竟不愿花费太多的心力,所有拼多多每个活动操作都很简单,只要你点一下就行,最多点三下(出现任务提示,点击前往,点击复制,点击返回);除了简单化的操作让所有受众群都能上手(70岁的大爷都会让你帮砍…),中间为了避免你流失,隔三差五的帮砍虽然会失败但是会送小额现金让你舍不得离开(你可以想象双眼通红,口中嘀咕还差最后0.1..)。
可是当你以为最后一个朋友帮你砍了能够完成最后的0.1的时候,0.1变成了0.01,随后0.01变成100金币,100金币又变成了0.1金币;这就是一个恶心的循环,只要你没有达到拼多多设计的规则,拉到相应的新用户,那么你获得300元的机率十分渺茫。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