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跳槽到别的公司,那在进入一家新的公司时,会发现公司的业务、公司调性等等都会有区别,那我们要怎么样最快的熟悉业务?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快速熟悉公司业务的思考,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最近看到一个问题,背景是有个小伙伴从一家成熟企业去了一个创业公司,去参与一个从0到1的新业务,问怎么能在1周内熟悉业务,达到能快速上手水平。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普遍的问题,想了想之后,打算写点什么,我之前其实写过一篇类似的东西,但回过头来看,感觉之前写的太浅了,所以打算迭代一下。
写作过程其实挺坎坷的,既想通用性强,又想有一定的深度,还想实践性强,目前先交付出来第一个版本吧,后续有更好的想法再进行迭代。
文章比较长,拆成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关于外部环境的,下篇主要是关于内部环境的,主要是以下一些部分:
外部:看环境、看市场、看行业、看时机、看竞争;
内部:看业务、看用户、看产品、看团队、看文化。
下面我们开始正文部分。
一、看环境这部分其实是宏观背景相关的东西,我也就不详细展开,偷懒搬运个答案,主要有以下一些部分:
P:政治因素,是否是公有设施行业?是否受到政策和监控的严控?如房地产
E:经济因素,哪些经济因素影响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如奢侈品
S:社会因素,社会风俗和思想开放程度对这个行业有多大的影响?如医美
T:技术因素,技术是如何影响这个行业的?如手机
E:环境因素,环保政策和环保理念如何影响行业发展?如新能源汽车
L:法律因素,某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行业的影响,如广告法影响自媒体等。
——搬运自知乎答主K小K炸基
这些大都属于小概率,但是会有重大影响的黑天鹅事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影响我们要怎么应对,比如最近的互联网反垄断事件。
二、看市场这部分主要是理解当前的业务,甚至公司是处在一个多大的市场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大前提。
毕竟规模100亿的市场哪怕市场占有率做到了90%,也是只有90亿,而万亿级别的市场哪怕市场占有率只有1%,也有100亿的规模。
这部分其实主要就是看市场规模、市场增速以及是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
市场规模主要就是用户规模、营收规模,这些在第三方的报告里可以找到,比如下图是短视频行业的用户规模:
素材来源于互联网
产品能够获得的市场规模=理论市场规模*渗透率*市场占有率
理论市场规模取决于产品背后的用户数量、频次、客单价这些因素;
渗透率取决于市场的扩散程度;
市场占有率取决于业务模式,竞争程度。
上面这些东西,决定了产品的天花板在哪里。
市场增速是当前市场在过去几年的增长速度,以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到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在前几年的时间里,增速非常快,在最近1年多的时候,增速已经放缓很多,甚至出现负增长了。
2017年9月左右的时候,当时抖音的DAU是500万左右,快手国内的DAU是6000万,而在快手IPO的时候,招股说明书里的数字是快手DAU27590万,抖音DAU42620万,为什么抖音有机会在落后10倍以上的时候还能追上快手并反超?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市场是增量市场,市场本身在高速的发展,如果在一个存量市场里,在没有大的环境变化下,很难出现这种逆转的剧情。
可以通过这几个指标来判断市场是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分别是增速、渗透率、获客成本:
增速:不用解释了,能有年20%以上的增速就已经算比较快速了,过去的增速如何,未来的增速如何;
渗透率:短视频那么火的东西渗透率也才70%多,参考着对比下;
获客成本:获客成本一直增加时,会增加到这个商业模式本身不成立,比如你的LTV就只有100元,而你的获客成本是120元,那这个模式就比较难成立。
上面就是市场相关的部分,主要是了解市场的规模、增速以及当前处于的市场类型,是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
三、看行业行业部分其实主要是了解整个产业,看行业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玩家。
首先是行业本质,也就是这个行业究竟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是对已有行业的改造,还是替代,还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行业。
其次是行业特点:
行业在整个GDP中的占比是怎样的?
和经济运行周期的规律是什么,是顺经济周期,逆经济周期,还是和经济周期关系不大?
这个行业是指数型发展,还是线性发展?
行业是供给驱动的还是需求驱动的?
行业的监管情况和主要政策是什么?受监管的制约程度如何?
最后是行业玩家,也就是产业链有哪些角色,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各自的利益点是什么,核心的角色是什么,下面是短视频行业的产业链。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