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从产品经理到产品专家,如何实现职场跨越?

时间:2021-06-07 09:45|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产品经理想要进阶成为产品专家,需要有意识地刻意提升自己技能,离开舒适区挑战自己。对于产品需要有更多的思考,培养自己的产品调性。

 从产品经理到产品专家,如何实现职场跨越?

本文大纲:

为什么你成为不了领域专家?

那么如何刻意练习变为专家?

如何成为互联网的产品专家?

心理学家德雷福斯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将人分成了五个等级,构建了“德雷福斯等级模型”。分别为:新手、进阶新手、胜任者、精熟者以及专家。下面我们简单列举一下每个等级的特点,方便我们定位自己在哪个等级。

 从产品经理到产品专家,如何实现职场跨越?

一、为什么你成为不了领域专家?

是你没有经验,天赋不够,其实都不是。早有先人研究发现:不论是经验还是天赋,都不是成为专家的关键因素。如今焦虑泛滥,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学习,生怕错过朋友圈的一个大师直播预告,日常工作非常勤奋,也经常看书学习,对于任何一个30+年纪的人也都很有经验,但是他们绝大部分并没有做到领域内专家。

有研究发现:事实是,比起只有少量经验的人,更有经验的并没有产生更高的绩效。更残酷的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几乎永远也无法达到或者接近伟大的水平。

即使在国际象棋这样的『高脑力活动』中,研究发现,国际上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师,甚至在天生智力上低于普通人。

其实每个专家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知识体系,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着五个知识模块—基本学科知识、方法论、基本操作技能、世界观以及素材库。这五个模块组成,都在支撑着专家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

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通往塔尖的知识体系呢?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经常有人说,不要拿自己的爱好挑战别人的专业。作者本人是篮球爱好者,你会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享受打球的过程,甚至只是朋友间一个喝酒聚会的由头。而职业篮球运动员却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最后形成肌肉记忆。

代替时间经验的是这种刻意练习的深度,其真正决定了顶尖专家和一般职员的差距。

有的人工作10年,但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是的,10年的经验也许就是10小时的刻意练习的成果。其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有的人只有2年工作经验,但是每天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做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完成任务水准的极限,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会有1000小时。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工作10年,仍然不是专家,而有的人2年时间,足够表现卓越。表面上看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1000小时的差距—因为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工作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只是在无意识地增长经验,在35岁之后就感叹力不从心,互联网圈盛行的35岁定律,不是公司抛弃你,而是你自己在无意识的抛弃自己;

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逐渐用更快的速度达到顶尖水平。更可怕的是,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整个社会正在迅速拉开顶尖水平和二流水平的差距。

就像一生学会了很多道理,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为什么通往杰出和卓越成就的道路非常明确,但是只有少数人选择这样走下去?

因为上面讲到的方法,都与我们的人性本能相违背—比如大脑会自动把熟练工作归到『自动完成』,而不是继续刻意提高。

使用『刻意练习』,就意味着你经常无法轻松地完成工作、无法轻松地读书,意味着你高度集中精力,意味着你需要不停地思考、总结、反馈,并且做自己不习惯、不舒服和反直觉的事情。

刻意练习是成为顶尖专家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做的事情和上面讲的没有关系,你就永远也成为不了顶尖专家——不论你有多大天赋、多久的经验和多大的梦想。

所以,通过刻意练习来逐渐成为顶尖水平的专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如何刻意练习达到专家? 1. 避免自动完成

你每天工作,是有意识地刻意提升,还是在下意识的自动完成?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