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如果说我明天就失忆的话,我会留给自己八个字:认知、思考、实践、迭代。
带着对 2020 年即将面临的挑战的焦虑,带着对疫情的担忧,我开始慢慢敲下这篇 2020 年计划。
老实说我的 2019 年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它甚至都没有一个所谓的结局。悬而未决的产品方向,悬而未决的生活方式,悬而未决的未来发展,这么多悬而未决,让我的 2019 总结一拖再拖。在此我发誓我不是拖延症,我只是对于处理悬而未决的事情有些无从下手。
但无从下手也要下手,不管有没有准备好,该来的天灾人祸,该未完结的事情,都会实实在在地发生。所以整理好心情之后,我更加认同这种没有如期 Ending 的状态,会成为我接下来年复一年社畜人生的常态。
虽然慢慢不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热血少年,仍然还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面对主业的瓶颈、写作的瓶颈、爱好的瓶颈、身体的瓶颈和拉不回来不断增长的年龄。
正因为有那么多遗忘和失去,那么多着急和来不及,人很少有机会和心情踏踏实实留下些真心的文字。所以,我很珍视这次年度总结规划的机会,并且希望每年都能平和、细致地做出总结。
那么就让我们进入正题吧,不妨聊聊我是如何在那么多没画完的句号里面,找到线索和答案的。
关于成长第一 Part,想聊聊成长。因为成长是我人生的主旋律,不谈成长,对我来说就不存在光阴的概念。2019 年我给自己定了蛮多计划和任务的,比如项目再上一层楼、周更公众号、读书、健身突破。
说实话,第一次感觉到各方面的极限和瓶颈。项目方面,遇到了一些不可抗力,大环境的冷静以及组织架构的变动,这些都让我进一步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慢慢学会如何在不可抗力中生存。
「人生快乐的真谛就是: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改变那些可以被改变的,最重要的是,有分辨两者的智慧」
所以在面对大环境问题的时候,棘手的往往是缺乏足够的智慧。当然智慧这种抽象的东西,落实在任何场景下,都有不同的形态,从如何和女朋友吵架,到如何接受团队解散,实在是不太好有通用的方法论。但最核心的一点,我觉得就是「认知问题」。
意识到这一点是有一天我去探索一个功能的背后逻辑,问了一圈后没有进展,于是我自言自语道,这个产品不可追溯。旁边一个老员工听了笑了笑,说下次不要这样武断哦,然后扔给我一份历史资料,正是我要追溯的逻辑。
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人是懒惰的,总是喜欢轻易下结论,尽快争对错,仿佛一锤定音的结论要远远比复杂的过程有吸引力,但这样往往导致错误的行为。
太多太多的错误行为,都是因为我们缺乏完整的认知,而造成的。比如我们会因为一则新闻在网上和人吵架,但吵架背后的理论基石,居然只是事实的冰山一角。所以,在成年人的世界,学会认知问题,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晚下一些结论,比是非对错更有意义。
关于瓶颈所谓瓶颈
在「认知」之后,我清楚地看到了很多事情的边界和瓶颈。比如当前环境下我的全心全意工作时间在每天 10 小时、每周五天的情况下,会达到瓶颈,如果周末不能很好地休息,状态会很差,也容易生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破瓶颈,就是我最核心的课题了。
「瓶颈」其实就是我们习惯的能力和方法论,当不足以支撑完成新的任务时,就陷入了瓶颈期。
所以突破瓶颈,就是要从各方各面重新审视并进阶。这和我一个半职业台球手朋友说的一样,他说到了职业的阶段,9 球拼的就是一个一杆清台的概率,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的老毛病,都会让你的清台概率掉下几个百分点,如果不能提高这些概率,就不能提高绝对实力。
所以,突破瓶颈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把每一个「有」变成「更多」,这和从无到有,完全是两个思路。
鉴于我的瓶颈很多,我只分享一个我觉得收获最大的点,那就是「自控力的提升」。
我本性和很多人一样,是一个很注重生活质量和享乐的人。我很认同一个经济学观点: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那么所有人收益最大的就是放弃努力和投入,把现有的一切都转化为快乐。
这句话没什么不对,但是人是很难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的,很多情况下受挫以为是世界末日,就会更加放纵,永远无法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于是在无数个午夜梦回我都反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这样每天 Push 自己,急切地去努力?是不是放轻松一些,跑得慢一些,会让我人生总共的快乐更多?延迟满足带来的快乐,和当下的快乐,真的有高下之分吗?缥缈的功名利禄带来的成就感,真的好过今朝有酒今朝醉吗?
很幸运有一天在少数派的作者群里,一位考古博士给了我答案,让我认知到了何为多巴胺,何为我想要。
这位博士推荐了我一本书,叫《自控力》。我花了 5 个小时通读了这本书,然后得出了让我内心平和的解答,大概是这样的: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