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就在前几个月,滴滴推出新业务——花小猪打车,花小猪主打下沉市场,被称为“打车软件中的拼多多”;但市面上各类打车软件也不少,花小猪如何在下沉市场站稳脚步?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现在的打车软件市场以及分析花小猪的真正对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020年3月25日,滴滴出行发布全员信称,接下来三年的目标是“0188”;即每天服务超过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三个指标都相差甚远;滴滴国内出行渗透率3%,国内用户MAU9千万,距离目标相差较少的服务订单,于今年8月25日首次突破5千万单,依旧离目标差距一半。
单靠滴滴本身是绝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这个需要拓展国外市场,国内占领下沉市场;拓展国外的市场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国外的政策、国外已巩固的网约车平台等等都会限制滴滴在国外的推广。
反而国内占领下沉市场是最有希望实现的,滴滴总裁柳青日前表示:未来出行的渗透率不会低于电商,然而电商目前国内的渗透率高达37%,从3%到37%,说明存在多么庞大的一个基数。
于是乎今天的主角登场——花小猪。
简而言之,花小猪是滴滴对于自身无法覆盖、但又非常庞大的下沉市场推出的产品,同时也避免其他竞争对手通过下沉市场的反扑,这款产品类似于电商里的拼多多。
自今年2月底上线运营,8月份正式大规模推广,8月下旬订单量迅速超过160万;相应的在App Store,自8月16登顶App Store旅游类免费榜单,一直没有跌出过第一。
那么针对这么一个滴滴给予厚望、发展迅猛的花小猪,究竟有何对手?
一、美团、曹操、T3出行还是其他?首先,其他公司需要搅局,补贴是必须的,那么这必须有钱——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下美团搅局网约车的情况。
2017年2月,美团App在南京悄然上线打车入口;试水一年后,又在2018年3月正式登陆上海,并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成功地抢占了上海市场;当时在上线由于大量补贴的刺激,对应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30%,随即在补贴的减少,市场占有率快速回落。
巨额补贴的背后,是美团成 、神州专车等出行服务商;这意味着美团不再自己上场做出行,而变身为聚合平台;这是美团进入网约车的一场战役,以美团面对巨额资金压力的妥协而告终。
作为我国互联网三大创业公司(今日头条、美团、滴滴)之一的美团 ,面对网约车补贴资金都有些力不从心,那么其他公司想通过补贴翻盘难度可想而知;能比美团有更雄厚资金的,恐怕也就阿里、腾讯了;并且是一场持续的战争,资金同样耗费巨大,所以没有极度的看好,阿里、腾讯恐怕也不会轻易入局。
其次,需要庞大、可持续的导流入口。
花小猪是滴滴针对下沉市场的率先发力,又有滴滴庞大的司机以及用户基础;滴滴这种稳定、已经形成用户习惯的平台来说,流量固然比较稳定;然而对于烧钱砸出来的市场来说,稍微不能持续就会出现用户的大量流失;之前的美团就是这种情况,并且在美团本身用户基数比较庞大的情况,依旧无法阻止网约车用户的流失。
这个比较成功的是腾讯,腾讯依靠得天独厚社交入口的优势;切入了游戏,做到了国内第一;后面又切入了支付,跟支付宝二分支付天下;同样包括之后共享自行车,摩拜在微信占了流量入口,ofo在支付宝占了流量入口,是它们初期迅速壮大的重要原因。
花小猪尽管通过社交裂变的玩法快速拉新,但它依旧需要滴滴庞大司机队伍的导入,并且如果有个微信或者支付宝的入口,极大的提高曝光度,岂不是事半功倍。
最后,网约车绕不过的坎——“三证”。
2016年7月28日,我国《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标志着网约车合法化,并于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其对平台、车辆及驾驶员均进行了要求,“三证”齐全才可以运营网约车业务;这说明了网约车有一定的门槛,其他非网约车行业想来搅局难度就会大很多,并且每个城市都需要单独的网约车牌照,也极大的限制了进入网约车攻城拔寨的速度。
综上,拥有巨头(如腾讯、阿里)加持、有庞大的导流入口、而且拥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才有比较大的机会跟花小猪扳手腕,否则可能只会被碾压。
我们先来看下腾讯、阿里在出行服务投资了哪些公司:
腾讯投资了滴滴跟摩拜,现摩拜已归美团所有,滴滴跟美团已无需多说,他们之间已经有过较量,并且以美团变身打车聚合平台收场。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