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前段时间,“名媛拼单”事件火了,网友们纷纷直呼还有这种操作!原来LV包和五星级酒店也可以拼单,人均“名媛”。本文作者从大环境的角度观察到,原来拼单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一起来文中看一下吧。
“名媛拼单”事件最近火了,“名媛”们省钱式拼单的乐此不疲,也让大众意识到LV包包和五星级酒店原来还可以被如此消费。这件事被曝光后,大量网民开启了无敌的娱乐技能,纷纷在评论区找人“云拼单”,想体验一把当名媛的感觉。
拼单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很难说清楚,但是倡导拼单的拼多多们,确实是拼单购物潮流的核心推动者。
可回想十年前,消费者哪有拼单意识,大众网购的日常状态就是坐在电脑前进行商品海选,还要小心翼翼。但是现在,智能手机普及了,移动端成为消费的主要场景,人们在网购时也更希望以被推荐的形式快速买到好东西,所以拼单流行了起来。可以说,种种条件变迁之下,拼单其实是时代的一种选择。
一、十年前,网购难十年前,淘宝商城刚刚成立,但网购仍然是小部分人的选择,还未像今天一样彻底全民化。
如同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一样,网购的渗透在十年前也面临着诸多限制性条件和发展阻力。
第一,门槛阻力。十年前网购都是靠PC,而且需要宽带,一套配置价格不便宜,很多家庭都无法负担这样的成本,况且当时PC的功能普遍被认为是以休闲娱乐为主,还不是一种刚需。
第二,商品质量阻力。虽然当时电商的风潮已经开始蔓延,很多商家也跟随这股潮流在网上开了网店,但是网购发展初期,由于缺乏监管,以及存在各种信任问题,导致网上的商品有不少存在质量问题。即使是很多线上特供的商品,质量可能也远不如线下。
第三,高交流成本阻力。十年前消费者在商场购物时,双方没有直接的在线交流工具,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互加QQ了解商品情况并达成相关交易,而且在付款环节,消费者只能用银行卡支付,需要走一套复杂的绑定流程。
总体来说,十年前,没有移动端、商品质量不佳、沟通和支付不方便,因而使得网购成为一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二、名媛和网民都没有机会对名媛们来说,十年前网购是没有门槛阻力的,但是商品质量和沟通成本的阻力是存在的。LV包包也好,五星级酒店也罢,名媛们不可能有去网上购买的意识,而且这类奢侈品的消费场景依然以线下为主。
拼单更是无从谈起,一方面客观条件不允许,今天拼单的一切外部机械条件,十年前几乎都不存在;另一方面,拼单不符合名媛们的消费习惯,名媛们更在乎能否买到贵重的东西。
有名媛,但没有拼单,因此十年前最可能出现的景象是,名媛们约个时间去某家高端商场豪气地刷卡或现金购物,而不是坐在电脑前对着海量的商品发愁。所以说,十年前根本不可能出现像今天一样的“名媛拼单”事件。
对于数亿网民而言,就更不可能看到“名媛拼单”的趣闻,满足自己在互联网上的窥探欲和好奇心了。
尽管十年前的互联网,已经有非常浓厚的娱乐至死精神,但是大家的娱乐焦点和方式没有那么多元化,社会新闻的传播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四通八达,能够快速达到人尽皆知的程度。
一言以蔽之,十年前的互联网,无法为“名媛拼单”创造有效条件,爱看热闹的网民们更是没有机会成为围观者。
三、从“淘”到“拼”名媛们拼单,网民们围观,为什么十年后的今天成为了现实?因为拼单,成为串联起名媛和网民的一个共同记忆,顶着有钱有闲标签的名媛们,则成为了这个消费习惯变迁的典型代言人之一,猛烈地挑拨着网民的娱乐神经。
这十年来,网购已然正在从“淘”时代向“拼”时代过渡。十年前,名媛和网民们坐在电脑前,点进购物商城,面对的是海量的商品,从搜索到问询再到核实再到购买,消费者要做的就是“淘”东西,如大浪淘沙一般。
这个过程也是现在经常提到的“人找货”的过程,商城和商家把商品数字化和线上化了,但由于数量过于庞大,集中度过高,因此消费者需要耗费很多精力找到自己想要且需要的商品。
“拼”时代则完全相反,一个消费者想以更便宜的拼团价拿下商品,于是可以利用其社交渠道去寻找到对商品有共同需求的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圈内人,这个过程就是“货找人”。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