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为什么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打开是“单页模式”?

时间:2020-12-07 09:36|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微信小程序最近要开放“分享至朋友圈”功能了,这无疑会给小程序注入新一波的流量。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打开是“单页模式”?

2岁的微信小程序,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从西装内口袋掏出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的能力,台下众多企业/开发者猛搓小手边喊道:“就目前开放的流量入口,团队都快揭不开锅了。”

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能力基本实锤,但不排除测试后有微小改动。一般按照微信的风格,只要更新到小程序开发文档后,距离正式开放上线的时间就不远了, 那么在正式开放前,思考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小程序开放该能力?

小程序开放该能力后会有什么变化?

在小程序产品设计上注意哪几方面?

为什么从朋友圈打开是单页模式?

 为什么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打开是“单页模式”?

一、为什么小程序开放该能力? 1. 加速商业化环境

在许多微信小程序/小游戏中,广告收入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导致小程序流量变成了生存的根本。和许多从业者聊过,只靠目前所开放的场景值难以盈利甚至维持现状都有点困难,在即将开放的超级流量入口,想必会燃起各大中小企业的激情。

在100亿的流量刺激下,更多创业者选择小程序作为载体来提供服务/内容,促活及吸引更多企业和开发者入局,同时用更多开放能力帮助企业/开发者链接住用户,加速整个商业化的运作,逐渐成熟。

2. 普通用户习惯和认知到位

微信小程序日活已经超过4亿用户,经历这次疫情加速了很多普通用户对微信小程序的认知,光“穗康码”就亮码超10亿次。

二、开放该能力后会有哪些变化? 1. 降低分享者门槛

其实未开放新能力前, 从朋友圈场景依旧可以打开小程序,只是需要分享者分享小程序码,从分享门槛上看,需要分享者准备好小程序码,然后发送一条朋友圈,而其微信好友也只能看到分享码,不识别进入则不容易了解其葫芦装的是什么药。

现在即将开放后只要接入该接口,成为任何小程序的标配,对企业/开发者都是一个非常轻量化的服务。

2. 新流量带来新机会

单纯“分享朋友圈”这个能力,多了一个超级流量入口,看上去任何类别的小程序都适用的一个能力,另外一个角度结合微信熟人关系人上看,微信小程序+朋友圈+熟人关系 = 改变用户决策路径。

其实从决策路径上,和电商直播卖货是同一个道理,很多人说电商直播的胜在便宜,胜在KOL带货能力强。其实电商带货胜在重构了用户决策路径。因为它以一种沉浸式、更直观的方式,把你直接带到了购买前的最后一步,你可能在直播现场一激动,手一抖就直接下单,极大地缩短了你要从注意到产生兴趣到购买这样的链路。

从电商消费者决策路径上来看,传统电商需要消费者通过“了解-兴趣-购买-忠诚”。而直播可以直接触达至“兴趣”模块,减少了认知的门槛。

 为什么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打开是“单页模式”?

所以微信开放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后,同样是重构了用户的决策路径,因为熟人关系自带N种心理特征变化,不管处于好奇、信任还是认同,在熟人关系下会比较容易进行相关的决策。

三、在产品设计上注意哪几方面?

“单页模式”下,页面顶部固定有导航栏和常见的文章及H5一致,标题显示为分享时的标题。底部固定有操作栏,点击操作栏的“前往小程序”可跳转至该小程序的当前页面。目前顶部导航栏与底部操作栏均不支持自定义样式。从视觉上看“单页模式”只是套了个H5的壳。

 为什么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打开是“单页模式”?

从单一角度上看开放“分享朋友圈”,多了一个流量获取的手段,再从产品和运营角度上看用户获取,激活和留存视角。

1. 引导分享非诱导

从阿拉丁指数发布19年小程序白皮书上看,小程序新用户来源top3分别是“分享、二维码、公众号”,开放了“分享朋友圈”能力后,个人认为从“朋友圈”场景值打开的新用户应该会占据top1的位置,换句话说“分享和二维码”入口和“朋友圈”入口有一定的重叠或者被覆盖的可能。

 为什么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打开是“单页模式”?

来自阿拉丁2019白皮书

所以在小程序里可以引导或告知用户可以通过页面右上角进行分享,切记不能诱导,容易进小黑屋。

 为什么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打开是“单页模式”?

2. 激活和留存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