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唱好“先分期后开卡”的信用卡新模式是妄想狂欢

时间:2020-12-09 09:29|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近期,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推出了全行业独一家的特别信用卡模式,用户可以同时在线下指定商户进行分期消费和信用卡申请。但是,这种模式真的可以行得通吗?

 唱好“先分期后开卡”的信用卡新模式是妄想狂欢

据说,传统信用卡的创新迈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

近日,某聚焦消费金融的自媒体报道

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推出了全行业独一家的特别信用卡模式。民生银行的“全民生活”App中出现了一个叫做“全民易分期”的申请入口,用户可以同时在线下指定商户进行分期消费和信用卡申请。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让用户拿到实体信用卡去网点面签激活之前,就可以获得授信、并提前在银行指定的合作商户内完成信用消费。

咦,好像有点厉害!怎么个玩法呢?

这个厉害的“全民易分期”的申请入口是在民生银行信用卡的“全民生活”App内,面向用户开放多个城市的线下合作商户,覆盖家装、培训、3C、齿科、美容美体、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等多个消费场景。

针对还没有民生银行信用卡的用户,也可选购上述消费场景中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需要做的就是在申请分期服务的同时申请一张民生银行的信用卡,通过“在线激活后进行分期交易”的支付,当然前提是“审批通过,且信用卡的额度足够支付当期消费”。

如果用户后续收到实体下以后不做激活,则这张信用卡不能再进行消费使用,只能用于前消费分期交易的还款。因为分期消费在前,发放信用卡在后,又叫做“民生银行无卡分期”。

好像又不怎么厉害喔~

这“无卡分期”给我第一反应是和银行之前办车贷,发车贷信用卡的时候,“一笔贷款+一张信用卡”的模式采用的是同一个逻辑,几乎没有差别:银行审批通过客户的车辆抵押贷款申请,发放贷款的同时给客户发放一张和贷款金额等额度的信用卡,但是这卡到客户手里的时候,额度已经用光了(支付车款),客户按照车贷的还款计划定期向信用卡进行还款就可以了。

唯一和“全民易分期”的差别就是,原来的车贷信用卡还款后不一定可以释放额度去消费。除此之外,“全民易分期”的划时代的意义在于何处?

产品要素

“全民易分期”服务根据商户的不同,可支持3、6、12、24期的分期支付的选择,同样是来自该财经自媒体的信息:

渠道商拿到的“全民易分期”推广24期的合作价格为13.2%,而民生信用卡中心给出的市场指导最高价为26.8%。

也就是说,民生信用卡中心以APR13.2%的资金价格,把消费分期的产品推向代理,而代理可以在26.8%的价格范围内进行自由议价去拓展客户。我们以终端客户最终使用该产品的费用价格为(24期的分期)26.8%做大致的测算,客户实际承担的利率折算之后超过年化24%。这种利率价格在当前的监管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看来,以银行的身份作为背书的话,吃相也难看了一点。

同样的,支付宝的花呗,客户选择分期支付承担的年化利率在15%以内。“全民易分期”的 划时代的意义 在于何处?

提前锁定分期收入。

按照各家银行公布的信用卡业务收入情况,从2018年开始,非利息收入已经成为信用卡业务主要的利润构成。其中,中信银行信用卡2018年非息净收入为308.15亿元,占信用卡业务收入的66.96%,其中分期业务收入193.10亿元;同年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207.22亿元,占比31.07%,同比增长38.95%;民生银行的非息收入为280.73亿元,增速也高达34%。

正常来说,一个信用卡客户从申卡、激活到用卡产生收益,再到接收营销邀请办理分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如果持续的运营活动跟不上,可能流失也说不定。“全民易分期”从申卡阶段就直接从收入业务开始,从营收的角度上确实是打了一个相当完美的“时间差”。

单凭这一点应该算不上划时代的意义吧?而且,无发卡的“先分期后发卡”的消费分期业务,算不算“虚拟”信用卡呢?

即便于此,该财经自媒体对于这个产品还是给出了“开挂”的评价。并且提出一个大胆的判断,按照这种“创新”的势头,传统银行就有机会扭转这几年新金融快速挤压传统金融市场的局面,反过来宣战BATJ的金融王国。

这意味着,蚂蚁花呗要面临来自银行信用卡的反向挑战了。 这是一次传统信用卡和新兴消费金融业务罕见的深度结合,也是对传统信用卡市场有颠覆性可能的大胆创新。颤抖吧,花呗。

不好的因素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