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在互联网中,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产品、以“知乎、豆瓣”为代表的社区和以“头条”为代表的媒体占据了用户大部分时间。但是,具体三者有什么区别,它们又有何独特价值?以下,尽情享用~
从2017年上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一些独立巨头旗下的独立APP的用户使用时长数据上看:自2016年开始,移动互联网首先要竞争的已经不是用户数量、网络状态,而是使用时长。
用户时间主要分配在腾讯系、头条系、百度系、阿里系、新浪系。腾讯系占50%左右,头条系占10%,百度系大概是7%-8%,阿里系占比6%-7%。
腾讯系是社交产品,头条和百度系是偏向于社区和媒体类产品,阿里系是做交易的,新浪系是偏媒体的,剩下24%到25%的区间里,有一些游戏类的产品。
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主要的时间花在了这三种产品上:社交产品(以微信、QQ为代表)、社区(以知乎、豆瓣为代表)和媒体(以今日头条为代表)。
一、微信、知乎、头条之间有什么区别?微信、知乎、头条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在我看来,有以下3点:
1. 社交社交实现人和人的连接。社交产品唯一的目的就是找人,不需要有任何的信息,不需要有任何其他的动机。只要能找到想找的人,社交产品就达到它的目的了。
因此,微信的发展非常克制,除了对于最基本、也最基础的熟人社交功能的上线速度有所保持外,其他功能上线都很慢。现在,对于QQ也是同样的发展状态。
2. 社区在人的分布形态上,社区与社交产品是比较接近的,都是网状的。但二者还是有别的。
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是靠稳定的人际关系,而是内容。在一个社区里,与跟你一起讨论同一个帖子的人,讨论相同股票的人或者讨论同一个影片的人,你可能根本不认识,你们之间是靠内容连接起来的。
相较于社交网络,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甚至不必有很强的联络。
在社区里,内容的运转为网络的运转提供能量。内容是社区能够稳定的关键,也是对弱用户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在雪球或者小红书上,有很多大V愿意分享发布内容,而这些内容又能够让这个社区变得更好。
社区与社交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社区靠内容弥补社交网络不稳定的不足,它的人际关系没有社交网络那么稳定,也不需要那么稳定。
媒体的传播是一个单向的内容传播,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内容,而做好内容要靠生产和分发的效率。因此,媒体的内容生产效率和内容分发效率要达到极致。
① 内容生产的两种思路
内容足够好,采取正向思维,提升质量。
内容足够多,降低门槛。
这两种思路之间存在着矛盾点,门槛降低会导致质量提不上来;提升质量,需要能创造优质内容的人,但这样的人并不多,因而内容也就不够多。
做PGC(即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指专业生产内容),可以提升内容质量,但产量会低;做UGC(即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生产内容),可能没有质量可言,也不会有什么人看。
② 分发效率
纵观互联网上媒体发展的路径,媒体从最开始靠人工选内容,发展为靠搜索引擎找内容,再到现在靠推荐引擎、社交引擎推荐内容(相当于现在朋友圈的做法),每一次转变,分发效率都会得到很大提升。
二、社区如何盈利? 1. 社交和媒体的价值从网络效应上看,社交是强社交关系链,媒体是弱社交关系链,但是内容的信息量是反过来的,媒体的内容信息量更高,社交的信息量更低。社区(社交媒体)正好处在中间,它的关系链和信息量也在中间。
做社交的有网络效应,做媒体的靠规模效应。做社区,处在中间的位置,社交、内容都不强。
因此,投资圈、大众经常会忽略处在中间的社区的价值,因为大家觉得社交产品(比如微信、QQ、陌陌)很值钱,媒体做强后也很值钱(现在媒体最强、最值钱的是今日头条),所以往往意识不到社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2. 内容价值与社交价值成反比在一个社区里,社交关系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用户的订阅、转发、评论。这件事情如果做得足够好,其实可以形成极大的社交价值。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