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如果说今年有什么风口能引得巨头们纷纷投资,社区团购肯定能“高票出道”。低价补贴,地推抢人,已经是再熟悉不过的手段。互联网企业每进入一个市场,都是在用钱砸出来的推广。这样的“烧钱”大战还能持续多久?能达来预期的效果吗?本文作者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今年年初疫情突发后,北京海淀某小区门口两家直供送菜的商贩们起了争端——起因仅仅是为了争夺这个小区仅有的几栋楼的“供菜权”。对于当时这两家想要做直供社区菜篮子生意的菜农来说,其实潜在竞争对手已经不止是对方,大时代下嗅到商机的小商贩,已在不经意之间与互联网巨头站在了同一赛道上:社区团购。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对于守在小区门口试图送货的菜贩子来说,当时即便是打赢了彼此,总有一天要面对的,是更为庞大、仅凭口舌难以与之抗衡的巨象。只是,相争的巨象,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小区门口那些菜贩们,会在这个风口冲击下变成什么样。
01 卖菜,互联网巨头的新宠你家的小区已经被哪些社区团购“攻陷”了?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尤其是湖南湖北等城市的居民来说,恐怕都会对社区团购的大战并不陌生。
今年以来,包括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滴滴等在内,如果再加上众多参与企业背后的腾讯,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正在为了社区团购“流量池”争的你死我活。
怎么个社区团购法?与其他在APP下单的生鲜电商相比,社区团购是以微信小程序为主要载体,采用预售制,比如提前一个晚上下单,第二天到指定地方提货,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平台存货,避免了传统生鲜电商高损耗难题。在统一配送后,预售与分发的过程由“团长”完成,类似于微商,团长通过建微信群销售卖货并承担自提点的理货售后等服务,减少了平台高额的获客及履约成本。
6月15日,滴滴旗下橙心优选正式上线,打响巨头进军社区团购的第一枪。几个月后的双11,橙心优选宣布单日订单量超1000万单。按照滴滴CEO程维的说法:“滴滴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全力拿下市场第一名。”
几乎在滴滴进入市场同时,美团在7月宣布成立“优选事业部”,并推出“美团优选”业务,有消息称,美团内部将“社区团购”业务定为一级战略项目,年底前计划覆盖全国20个省份。在11月30日发布三季报后的会议中,王兴表示:“基于整个战略任务,美团优选绝对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今年8月,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在武汉、南昌等地亮相。10月,拼多多APP正式上线“多多买菜”功能,主打次日达配送。尽管否认走社区团购模式,不过,黄峥在拼多多五周年的内部讲话中也重点提及“卖菜是个好业务,是个苦业务,是个长期业务,也是拼多多人的试金石。”
除了那三家外,有消息称,京东内部正筹划名为“京东优选”的社区团购项目,将于12月底明年1月初正式上线。除此之外,阿里方面,不仅宣布将全国数万个菜鸟驿站升级为数字化的社区生活服务站,增加团购、洗衣、回收等服务,阿里还在9月宣布单独成立盒马优选事业部,进入社区团购赛道。就在11月30日,社区团购商十荟团宣布完成1.96亿美元的C3轮融资,在投资方中第四次出现阿里身影。
02 烧钱换流量,究竟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中国互联网奔腾十余年,熟悉的配方、烧钱的味道又一次卷土重来。
包括传统零售商以及初创企业在内,加上互联网大小巨头一拥而上,让社区团购成为2020年最火的互联网风口,有媒体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有200多家社区团购企业。艾媒咨询认为,在疫情的刺激下,2020年社区团购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720亿元,到2022年,中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社区团购与以往买菜方式对比,比如去菜市场、商超连锁、街边菜摊或者用生鲜APP买菜,对于消费者而言,除了最初“薅平台羊毛”低价买菜外,是否真的便利?毕竟还是要花时间去自提点提货;对于平台而言,除了疯狂补贴带来一拥而上的流量外,究竟能带来什么?是否有长远的盈利点?恐怕连在传统零售行业浸染多年的人士都会看不懂:社区拼团的KPI,究竟首先要考虑的是流量还是销量。
要在新赛道中趟出一条路,步步都靠烧钱。先以社区团购核心资源“团长”为例,卖谁家的菜,团长说了算,毕竟流量掌握在众多团长手中,所以抢“团长”就成为一个烧钱点。媒体报道显示。为了抢夺优秀团长资源,拼多多将砸 10 亿重金补贴。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