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B站,进退两难

时间:2020-12-18 09:17|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作为备受年轻人喜欢的B站,已经不甘心做一个小众产品,而是寻求更广阔的新天地。曾经承诺“永远没有贴片广告”的B站,现在正在往首页、内容槽位甚至是个人动态上添加广告。如何在不过分损害用户体验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商业化,是B站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作者对B站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B站,进退两难

小众一词,似乎早已不适用于B站。

据其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B站月活用户数量达到1.97亿人,其中18-35岁用户占比78%。

尽管用户数量已不再小众,但从用户心智层面,每当提到这个社区:亚文化、AGC、鬼畜等字眼又往往第一时间占据眼球。

在其日益增长的用户数量和平台在市场上所占据的用户心智之间,显然已逐渐产生了差异。

是继续作为年轻人打造潮流文化的主流占地?

还是迈向更为广阔的航道,成为中国版的YouTube?

如今这个成立了11年的视频平台,来到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继续往前走,摆在前面的选择主要有两个:

要么放大亚文化、AGC垂直领域的市场受众

要么让更多其他领域‍的用户加入进来

这两者B站其实都在做。

但是要让一个从未接触过ACG文化的新用户喜欢上藤原书记:

 B站,进退两难

又或是让他到生活区看看美食挑战或者沙雕视频:

 B站,进退两难

前者的难度显然高于后者,毕竟用户的喜好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

于是你会看到大量的内容开始在生活区涌现,正所谓万物皆可生活区。

用户数量的增长必然导致口味的多样化,内容的多样化供给也需要跟上。

那么就需要更多不同品类的创作者,去生产更多类型的作品。

 B站,进退两难

但也就意味着,平台需要丰富变现途径去满足创作者的内容产出和留存。

毕竟平台要赚钱,人也要恰饭,用爱发电总不是长远之计。

 B站,进退两难

就目前而言,兴趣驱动仍是许多UP主们贡献内容的主要原因,而非利益驱动。

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变现办法,内容的收益都覆盖不了创作成本的话,UP主们很难坚持长期输出优质内容,PUGC的内容生态也将难以持续。

而前面所讲的这些关于消费者和创作者层面的问题,无非都是在讲一个事情:如何让平台活得更好、如何让钱赚的更多?

是躺着挣钱,还是站着挣钱?这是一个问题。

当其他视频平台的会员都逐渐开始涨价的时候,B站还在坚守“永远没有贴片广告”的承诺。

要知道广告收入至今仍是许多内容平台的主要营收来源之一。

而去除视频贴片广告,无疑是一早断了自己的财路。

因为视频会员,核心作用无非两个:

一是用户不用看广告

二是可以看VIP内容

而去除视频广告,所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用户付费意愿降低

广告和会员收入减少

在全站观看视频免广告这一点,B站无疑堪称是当代互联网活雷锋,并且也获得大量年轻用户的青睐。

但与此同时,却也把自己的任督二脉封印了起来。

在后来的发展里,B站并非没有进行过贴片广告的尝试:

在2016年,有用户发现在看番剧的时候,视频片头居然出现了广告,一下子引发大量用户关于B站是否在打自己脸的吐槽。

使用贴片广告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反响,源自15年B站自己的一份声明,其中明确写着”bilibili购买的正版新番,永远不加视频贴片广告。”

而那次短暂的尝试,最终仍是以官方的出面道歉告终。

一条路自己给堵上了,只能去找其他的路来走。

在过去,游戏业务曾是B站最大的营收来源,其占比甚至一度超过60%。

但这毕竟是一个内容平台,而不是一个游戏分发平台。

单一的营收结构显然无法撑起其迈向远大航道的野心,B站必须丰富其营收来源。

而作为一个内容平台,可以投放广告的场景就那么多。

不在视频开头贴广告,那么就只能增加其他页面的广告数量。

登录PC端,用户会发现:在首页第一屏的13个资源位里,广告就占了4个:

 B站,进退两难

而在移动端,基本上每屏6个内容槽位中,就会出现一个广告:

 B站,进退两难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