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互联网医疗运营(六):医生运营

时间:2020-12-25 09:18|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由于年初的疫情,互联网+医疗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也在减少接触、减轻线下门诊机构压力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接连出台重磅政策鼓励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互联网医疗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篇文章中,作者针对互联网医疗运营中的医生运营展开了分析。

 互联网医疗运营(六):医生运营

毫无疑问,医生资源是互联网医疗平台最宝贵的资源。

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医生运营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内部全职医生的运营,其实更偏向于医生团队的管理。第二种是外部兼职医生团队的运营,规模庞大,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第一种情况一般只出现在头部几家大型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招募了一定数量的医生,以医院科室类似的形式管理医生团队。因此,本篇主要探讨的是第二种情况。

医生运营是一个互联网医疗平台运营的基础,没有医生就没有办法提供医疗服务,平台就成了的空中楼阁。

一、了解医生群体 1. 医生的职称晋升路径

医生的职称分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是临床的职称评定级别,通过考试后每5年晋升一级,职称的晋级有时间限制,下面是一个典型的顺利晋升的路径。

1.png

图1: 医生晋升路径

本科生首先在医院实习一年,一年后,具备资格申报执业医师。在通过了全国统一考试之后,第二年获得执业医师证书,也就是住院医生;

本科生获得执业医师证书5年后可晋升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3年后可晋升为主治医师,唯一不同的是本科生晋升为主治考外语,研究生不用考;

本科生在晋完主治医师5年后方可晋升为副主任医师,而硕士研究生在晋升完主治医师3年后即可晋升副主任医师;

本科生在晋升完副主任医师5年后可晋升主任医师,也就是说从本科毕业到主任医师至少要花15年。研究生在获得副主任医师职称 5 年后,可申报主任医师职称。评审通过后,获得主任医师职称;

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评定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后就可以晋升副主任医师。

以上内容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上述的满足硬件条件的理想状态的岗位晋升过程,一般来说医生职称的晋级同时还需要软件条件方面的要求,不是时间一到就能晋升到更高的职称。

2. 医生的工作生活情况

我们以医师协会发布的2018 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为例,从各个维度上看看医生们的工作和生活。

1)医生执业环境

有38%的医师从未亲身经历过医疗纠纷,62%的医师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在伤医问题上,34%的医师从未亲身经历过暴力伤医师事件,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但绝大多数为偶尔的语言暴力(51%)。

2)医生工作时间

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医师在每周工作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 小时,二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 51.13 小时,但他们显著高于一级医院的医师。后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是 48.24 小时。

3)医生收入

年龄在25岁以下组的被调查者平均年收入4万5千多元;26~35岁组平均年收入为6万3千多元;36~45岁组是7万7千元;46~55 岁组8万6千多元;56岁以上组9万元,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年收入约8万6千元,二级医院6万9千元,一级医院平均年收入6万9千元。

很明显,从官方统计的口径,医生收入相对于他们的学历和工作强度是偏低很多的。

4)医生身体健康

在自我身体状况的认知上,仅19.2%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35%认为一般,4.9%认为差;在身体对工作的影响上,22.3%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工作,31.1%的医师认为身体状况对工作造成了中度以上的影响。

二、医生运营的基本工作 1. 医生招募

1)冷启动阶段

医学的每个专业分支都会有全国和省市级别的学会组织,每年会召开专业的学术会议。互联网医疗公司利用线下会议的机会招募医生是再好不过的形式,线下会议的沟通场景比较灵活,也可以在会议现场确定一些比较核心的医生,作为种子用户。

2)线上扩散

只要前期积累核心医生,运营好了就能吸引一批医生入驻到平台,医生的同学、医生的同事,通过设置一定的激励措施,就能呈现指数级效应的增长。

3)当面拜访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