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滴滴、百度相继入局, “老年赛道”或成巨头短兵相接的新战场

时间:2021-02-04 09:14|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市场被瓜分抢占,以及年轻人群消费能力的逐渐疲软,互联网巨头转身又盯上了一直不温不火的老年人市场。随着滴滴、百度的相继入局, “老年赛道”或成巨头短兵相接的新战场。

 滴滴、百度相继入局, “老年赛道”或成巨头短兵相接的新战场

近年来,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在争夺年轻人,仿佛得到年轻用户的青睐就掌握了互联网的未来。

但对于关注老年市场的人来说,或许并非如此。事实上,在众多平台都在争夺年轻人的同时,一些平台早已把目光投向老年人群体。近日,多家互联网巨头再一次主动出击老年人市场。

滴滴推出老年人一键叫车小程序;

百度上线“百度大字版App”;

首汽约车则在北京率先试用首个专为老年人出行设计的网约车“助老模式”产品。

事实上,随着短视频社交等方式的快速兴起,老年群体所蕴藏的市场价值也正在浮出水面。微信、抖音等也早有涉足,那么,对于滴滴、百度、首约汽车等头部玩家而言,为何要纷纷入局老年人市场背后究竟又隐藏着多大的潜力?

一、各家巨头纷纷入局,打响“老年赛道”中场战事

滴滴、百度、首约汽车这些互联网玩家向中老年用户市场下沉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早在2010年,从QQ微信之争时,中老年市场的魄力就可见一斑,但微信许多功能都与QQ相重合,本质还是一个“实时通讯软件”。然而,微信后来者居上,也是借助了老年用户市场的资源优势。

微信、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各大社交电商平台,也初步完成了对老年用户的上网技能和互联网素养教育。尤其是短视频市场,当年轻人的活跃潜力已经被激发,上升空间较小时,释放中老年的流量池就成了迫切的任务。

2017年,快手率先打响了短视频领域争夺“老年赛道”的第一枪,在内部运营侧,快手加强了各类适合中老年垂直领域的创作内容的建设,使得中老年用户在快手“有的看”,也有更多内容去“推荐给别人看”。

相比快手,抖音社区适合中老年用户的创作内容相对薄弱,能看到的是,抖音的策略是强化对地方风俗文化类内容的扶持与运营,在中老年用户群体中都收获了不错的流量和口碑。

随后快手、抖音推出多版本的应用程序,抖音极速版和快手极速版相较于其品牌的旗舰产品,主打“网赚”,核心目标就是下沉市场和空闲时间较多的中老年用户。

微信敢在风口过后做起视频号:

一方面是有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在老年用户中扩张的模板,2020年春节过后,快手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的规模达到了10.3%,2020年3月抖音新安装用户中,46岁以上占比高达14.5%;

另一方面也是对中老年人市场信心的一个肯定,在国内应用程序中,微信是普及度最高的一款,尤其是针对中老年用户。相比其他应用程序,微信已经拥有了数目相当可观的中老年用户群。

阿里巴巴在看到微信、抖音、快手在“老年赛道”上的布局之后,也不甘示弱。淘宝相继推出特价版和省心版,省心版专区推出针对老年人的低价细分区。

据悉,省心版与特价版不同的是,前者调大了字号、产品信息图区域以及简化了购买跳转链路。同时,该版本专区上还根据老年人群高频消费的产品推出了1元、5元、10元细分区。

从淘宝省心版的定位来看,主要针对的便是老年人市场。而滴滴、百度、首约汽车三家互联网巨头在1月22日发布有关产品与服务,再次将“老年赛道”推向高潮。

虽是不同的产品、服务,但互联网巨头们都是聚焦关注在数字化、智能化中处于弱势的老年人群,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效率,完善现有功能的头部应用程序的同时,也乐于针对中老年用户市场作出改版提供更有人性化的产品服务。

不得不承认,随着老龄化的深入,中老年用户的占比只会逐年上涨,应用程序是否符合中老年用户的需求,往往决定了其“长度”而不是“热度”,未来“老年赛道”的抢跑赛或许只会变得更加激烈。

二、流量争夺步入“巷战”老年市场潜力渐显

本质上,互联网巨头的争夺,仍然是对于用户屏幕时间的争夺。年轻人的屏幕使用时间已经很难再有增量,逐渐出现瓶颈。

近日,腾讯企鹅智库发布了《2020-2021中国消费互联网竞争趋势报告》:

报告介绍,截至2020年10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已达到11.54亿,同比增长1.7%,但网民的月活增速已经连续15个月压低至2%以下。互联网月人均使用时长为141小时,同比增速仅为2.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趋向全局饱和。

 滴滴、百度相继入局, “老年赛道”或成巨头短兵相接的新战场

(图源:腾讯企鹅智库)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