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微信8.0版本的更新让网友们迅速玩出了花样,一时间满屏炸弹刷屏,同时还有22种每日状态供用户自由定制,用户还可以通过QQ音乐的歌曲设置为每日状态等等。在娱乐的背后,我们需要仔细思考一下:微信8.0现象级产品的迭代改变的是什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且人人都想教张小龙做产品。最开始以用户角度体验视频号,内心充满了质疑并写了一段论述大肆吐槽,直到看到张小龙在十年演讲上说:
“当时视频号发布以后很多媒体都不太看好,我们自己就说,其实我们早就总结出来了,微信做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外面都不看好,就说明这个东西还有戏,如果都很看好可能会很麻烦。”
忍不住对自己笑出声来,认真看完了演讲才理解,张小龙这十年自始至终做产品的情怀和温柔。
我开始思考当一款现象级的产品,当深挖用户的体验和交互设计已经不再是发展的重点,如此庞大的体量下用户已经形成强烈的依赖,几乎不会离开。那么这款产品屡次更新迭代,不断被用户不看好,其真正改变的究竟是什么。
一、微信历史的迭代回顾微信版本迭代历史:
2011年,微信2.0史无前例地在IM中加入了语音功能时,大家吐槽为什么要做成对讲机。
而后来证实这款对讲机给人与人的沟通提供了新的表达形式,降低了需要打字的门槛,让上岁数的老人和孩子有了随时交流的机会;同年更迭的微信3.5版本用扫一扫添加好友的形式彻底将二维码推向了全国。
2012年微信4.0版本开始,微信的SLOGAN变成了“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朋友圈功能的横空出现被网友吐槽有什么用。如今,朋友圈成为了社交连接的纽带,每个人无时无刻随手浏览的必需品,微信也从此成为一款真正的社交平台。
2013年微信4.5“公众号”功能,这个功能后来成为了内容分享的重要来源,不管是用户增量还是商业模式上都非常的成功。同年微信开始做移动支付。网友质疑支付宝的存在微信将毫无市场,而现在微信支付分掉了支付宝的半壁江山。
近期,曾被认为用处不大的微信小程序,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彻底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二、微信8.0的“活”与“名片”微信的8.0版本迭代登顶了热搜,大致有两个更新的方向:
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和联动,有趣新颖被年轻人热烈玩耍:动态的表情、生活状态、qq音乐共听。另一方面是微信的战略重点和致力改变的新方向:视频号、直播。
最后,在页面交互设计中重新改变了历史浏览回看的方式。
1. 异想天开的小功能1)动态的表情
逐步模拟线上化的表达。包括之前常被议论的拍一拍功能,尽最大化模拟人在现实里面身体行为动作。可能没什么用,但就像仍有2亿人设置了拍一拍的尾巴,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扔个炸弹玩一玩。
2)生活状态
最开始看感觉有些像qq过去的隐身忙碌这个状态。但微信的状态界面只是简单的展示,不影响其他的功能使用。
在我看来,上线生活状态:
一方面是小龙在竭尽全力想让面对着屏幕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鲜活生动起来,随时随地更新当年下的心情与状态,并且通过同步朋友的状态达到与人共情相伴的目的;
另一方面取代了过去的视频动态在于,相比于视频表达比较复杂,简单的文字、图片、表情会尽可能降低随手表达更新的门槛。
试用了两天后,发现了一些当前仍可以继续思考的方向和问题:
一是只能看到同样状态下人的状态,其他只能通过针对性点击头像才能看到。除了想拥有和我一样状态的人,用户是否需要一览所有人的状态,会有一种想要看看大家都在做啥的心理;
二是状态更新的频度应该会直线下跌,产品初上线,由于新鲜感和有趣引起了热浪,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里,很少会让用户主动想起更新自己的生活状态。想要达到张小龙所说让大家随时看到你的状态和找到一同的人,不太现实,最后状态可能会仅仅沦落成为一张漂亮的名片背景。
3)qq音乐共听
浪漫至极的小东西,目前仅限于qq音乐,在分享至微信时两个地方的改进:一是可以看到与你分一起听音乐的人数,二是提供了先音乐后剪辑,并直接链接视频号的方式。
首先第一点,是带给用户一丝浪漫的情结,告诉你世界不孤单。但没有实际用户的社交,很有趣但不太清楚有什么实际意义。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