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人间重晚晴,科技不缺席

时间:2021-02-10 21:42|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人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多,背后隐藏的市场也有无限潜力等待我们去挖掘。但在实际的情况中,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许多老年人边缘化。如何让老龄群体更好地融入智能时代,这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对此展开了讨论分析,一起来看看~

 人间重晚晴,科技不缺席

谈中国的老年人,怎能不谈广场舞?

从年龄结构来看,50后和60后的大爷大妈们算是广场舞的主力人群。放眼望去,“广场舞”俨然成为当今中国最特殊的文化符号:因为在俄罗斯跳广场舞,中国大妈上了华尔街日报;以广场舞为题材的纪录片受到CBC邀请在加拿大播放。

其实跳舞在哪里都可以跳,为什么一定要跳广场舞?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的老年人喜欢攒成一堆锻炼身体?

你当然可以把这一行为理解为集体意识的残留,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一代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太早了。按照中国社会“鼓励内退”的制度,目前中国企业女职工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普遍不到50岁,男女实际领取年龄加总平均下来,也只有54岁。

虽然以国际通用的标准衡量,中国二十年前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的老龄化仍处于“初老”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传统的“廉价劳动力红利”趋于消失,新的“消费红利”却还在孕育当中。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将从4万亿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这一切的前提是,社会发展给老年人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就像“老人没有健康码遭公交司机拒载”的话题屡次登上热搜一样,科技快速迭代给大多数人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给一小撮人造成了阻碍,滴滴老年版是一种解决方案,但这远远不够。

01 互联网的“快”与银发经济的“慢”

我们的父辈第一次大规模接触移动互联网,比在微信群里转发心灵鸡汤还要早。

2012年,糖豆网上线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广场舞教学内容池,五年后,提供广场舞教学、直播、查找附近舞队、用户上传作品进行互动等功能的APP不下60个,最活跃的注册用户甚至超过了1亿。

阿里巴巴大数据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在2017年联合发布过一份《最美夕阳红 中老年线上舞蹈消费报告》,在报告中,62元的舞鞋、42元的舞蹈上装或下装、90元的舞蹈套装、50元的配饰加上151元的演出服,437元构成了一个中老年“舞林高手”的标配。

乘着这波东风,阿里巴巴平台的银发用户从170万增加到3000万,消费金额从70亿增至1500亿元,开启了50+人群由电视购物向电商平台迁移的新纪元。

也是在这一年,糖豆APP的发展重心开始向交易场景转变,不光在社区内上线“糖豆商城”,还在内容池里塞进了不少电商和医疗的信息流广告,不小心碰到就能完成链接的二次跳转,一如德芙在广告中所说的那样。

从工具到社区再到交易,老年互联网的发展路径依然在复制互联网早期的“三级火箭”模式。

问题在于,这种商业模式是在通过第一级火箭获得大批用户之后,快速展开一个能够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才行,在这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让老年用户成为发展的牺牲品。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近几年有关电信诈骗的案件,很多都是针对老年群体。

那批十年前通过电话购买保健品的老年人,现在学会了网购。

舆论总是有太多人关注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移,却习惯性地忽略了对银发一族来说,属于他们的消费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QuestMobile数据显示,50岁以上银发人群的网民规模已经超过1亿,而且用户增速(2020年5月同比14.4%)远超全体网民(2019年同比0.7%),成为移动网民的重要增量。

不过对巨头来说,他们第一次意识到银发市场的潜力,还要更早些,可以上溯至2010年的QQ、微信之争。

微信正是因为吸纳了大量“70前”的银发群体,才能后来者居上,成为月活超过12亿的国民社交软件。由此溢出的流量红利,加上沉淀在微信红包里的闲散零钱,甚至养出了一家成立三年即上市的电商巨头拼多多。

同一时期,银发群体的微信使用人数从768万人上升至到6300万。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老年人的支出集中在食品、交通通讯和娱乐三方面。所以在2017年,快手率先打响了短视频领域争夺“老年赛道”的第一枪,相比快手健康养生、书法、广场舞和民间乐器的垂类扶持,抖音的跟进策略则是强化“非遗”合伙人和手艺人传播的“中国故事”。

最典型的莫过于主打“网赚”的抖音极速版和快手极速版,核心目标都是下沉市场和空闲时间较多的中老年用户。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