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本文从用户需求满足的使用场景出发,从市场背景、产品逻辑、产品需求和产品功能几个方面对“拍摄编辑”功能展开了分析,探讨“拍摄编辑”功能在功能和策略方面的迭代优化,与大家分享。
五年前,我想做视频字幕,需要把视频录制好并上传到电脑然后打开PR每分每秒的添加字幕,花费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今天,我只需要打开一个APP的自动字幕功能,几秒就可以搞定。现在,人人都可以是视频大师。
01 分析目的目前内容类产品(长视频、短视频、社区如小红书、知乎微博等)均已提供【拍摄编辑】功能,旨在让用户更方便快捷地拍摄、编辑、上传视频,提高用户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提高视频质量,丰富平台内容。
本文通过横向对比市面上含有【视频拍摄编辑】功能的代表性产品,分析其面向的用户以及提供的功能,从而为之后搜狐视频的【拍摄编辑】功能提供优化方案。
02 市场背景艾瑞指数 – 2020年5月
在线视频+短视频的总使用时间已经超过即时通讯,可以说【视频】已经成为用户娱乐的第一需求。
虽然长视频的制作拍摄编辑时间长、入门门槛高,普通用户难以上传自制长视频。但短视频的拍摄编辑十分方便,普通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随手拍摄编辑,所以目前各大视频应用为了提高用户生产内容积极性,丰富平台内容,提高用户活跃度,均推出了自己的【视频拍摄编辑】功能,旨在让用户更方便快捷地生产与上传。
03 产品逻辑下图为普通用户使用视频平台的流程。消费者在平台消费视频内容,满足娱乐需求。同时对内容生产者进行一定的激励,刺激生产者再创作。
视频平台业务逻辑
但是,上图的产品逻辑已经不能完全概括现在自媒体时代的UGC产品,人人都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壁垒不再坚固,生产视频内容的门槛正在逐步降低,目前的普通内容消费者的使用流程:
我们可以发现:不光专业生产者会持续生产内容,部分消费者也可以在对一些视频内容感兴趣后,通过平台内部提供的【视频拍摄编辑】功能自制视频并上传到平台,从而实现从消费者到生产者这一角色的转化。这一转化既能保证平台内容能不断生产,又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的活跃度。
04 需求分析 4.1 用户分析根据前文的分析可以得知:所有视频消费用户都是潜在的视频生产者,所以拍摄编辑功能的目标用户应该面向所有视频平台的用户。
我将用户按照生产视频所花时间分为了三类:
① 待开发用户 – 未生产过视频的用户
② 普通生产者 – 发布过视频,但只用平台内嵌的编辑软件(如抖音、快手自带的特效和滤镜),不导入到专业编辑软件进行剪辑加字幕等,制作一个视频耗时较少(5min以内)。
③ 专业生产者 – 对视频质量有较高要求,希望视频可以被更多人观看点赞,满足其自我实现需求,用专业编辑软件(包括但不限于Pr、剪映、vue等)加工自己视频的用户,制作一个视频耗时较长(5min以上)。
4.2 用户画像4.2.1 待开发用户
这类视频消费用户日常会刷视频,对视频有一定了解和兴趣,但因为一些原因(难以上手、认为发布后也会无人观看)未生产过视频。
① 小王 – 29岁 – 程序员
小王日常上下班都会在碎片化时间内刷一些短视频来消遣,虽然觉得那些头部主播的视频质量很好,也会幻想自己成为了知名视频博主,但总觉得视频制作很难,很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从未尝试。
② 小王 – 16岁 – 学生
小王是个害羞的人,但因为学生特有的年纪与活泼,他很爱尝试一些新鲜玩法,看到同学们也都在抖音、快手上传很好玩的特效视频,于是他也尝试跟拍了一个视频,但因为自己第一次录制、自身条件较差,导致录制出来的视频质量差强人意,于是小王将录制好的视频删除,不再上传。
4.2.2 普通生产者
这类用户日常会刷视频,对视频有一定了解和兴趣,同时自身也愿意展现自己的生活和有趣的事,会用平台自带的【视频拍摄编辑】功能制作一些视频并上传。此类用户多为普通消费者用户,因为对某一特效、功能感兴趣后尝试并上传内容。
① 小崔 – 49岁 – 家庭主妇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