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分析 >

新聞分析/科技創新能力 成選股關鍵\許臨

时间:2021-09-08 09:21|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新聞分析/科技創新能力 成選股關鍵\許臨

  圖:科技的創新讓汽車業出現重大的轉變。

  近年全球汽車業出現重大變化,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車的逐步替代已是大勢所趨,投資者在分析汽車股時也逐漸將焦點投放在其電動車業務發展。但在今年以來,小米(01810)、百度(09888)、華為、OPPO、字節跳動等科企巨頭出現在造車的新聞中,行業勢將出現巨大變化。

  如在今年3月,小米宣布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創辦人雷軍更號稱要在10年內投資100億美元。小米造車的優勢不單是擁有一批伴隨其品牌成長的年輕用戶,其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也是重點,擁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務技術,以及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態系統是支持小米造車的重要基礎。

  另外,百度在今年2月宣布造車後,股價隨即大漲,市值更曾衝破千億美元大關。創辦人李彥宏在7月於上海舉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中更表示,人工智能是影響未來40年人類發展的力量,百度相關的不同領域都有投資,包括研發自動駕駛、智能汽車等,預計未來2至3年內大眾便可體驗到更像機器人的汽車。

  演變需時逾10年

  科技的創新讓汽車業出現重大的轉變,所以過往利用品牌價值、市場佔有率、汽車銷量等因素去分析汽車股的方法或許已經過時,取而代之是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當小米、百度等科技公司變身為汽車股後,市場的競爭自然會越來越大,情況就如當年的智能手機市場一樣,市場份額變得更加分散,具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繼續生存,然後市場份額再重新集中在幾家能不斷創新,為市場帶來受歡迎產品的企業。在智能手機行業,整個過程經歷了大約10年時間,而電動車市場相信需用上更長的時間,但演變過程預計也會與智能手機相近。

  若投資者計劃長線持有汽車股,看好未來10年的前景,選股時除了可留意近年已覺醒電動車市場潛力的傳統車企,或以蔚來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但以小米、華為、百度等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其實也需一併考慮它們的潛力。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