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去哪儿旅行为消费者提供机票、酒店、会场、度假产品的实时搜索,并提供旅游产品团购以及其他旅游信息服务,为旅游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在线技术、移动技术解决方案。 本文作者从用户的支付流程出发,对去哪儿的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
本人不喜欢闲扯一些有的没的,也不会像某些八股文打着产品体验报告和竞品分析报告一样去“介绍”一款产品,在思考层面浅尝辄止。
我认为分析一个产品重在产品逻辑的思考,思考的点是用户真正的需求有哪些、解决需求的做法本质是什么(我知道自己还不能更好地掌握这项能力,但我会不断地分析产品去提升)。
本文是从用户的支付流程出发,对去哪儿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文末会总结出问题的本质。
二、产品介绍Slogan:总有你要的低价;
产品定位:在线旅游搜索平台,用户可以搜索到全球航空公司的超低价机票、覆盖到三线城市的特价客房;
产品目标市场:价格敏感度高、需要搜索比价的用户(学生、旅游人士、工薪阶层等);
差异化战略:用户支付之后通过邀请好友砍价活动,可以返现最高100元,去哪儿的机票价格在近几年失去价格优势之后,又重新选择了另一路重新出发。
三、查找-支付流程 1. 各支付页面如下首页点击上方搜索栏,直接跳转到搜索界面,输入搜索的机票信息,显示日期与机票:
1)日期
去哪儿显示日期和今天、明天、后天、周几;而携程则是完全显示日期和周几。
考虑原因:
去哪儿用户更偏重于旅游需求,大概率会购买明后天的机票,显示今、明、后天,减少了用户去查看今天是几号的操作,减少了符合用户行为轨迹上的用户操作成本;
携程用户偏重于商务出差,出差用户应收到出差日期是周几的信息而不是今明后天的信息,因此显示日期和周几更符合商务出差用户的需求。
2)价格
去哪儿显示机票顺序,从价格便宜到贵排序,更符合产品定位“总有你要的低价”;携程则按时间顺序显示,不过两产品都顶置机票酒店特价。
3)降价提醒
携程与去哪儿都有,两款产品都重视价格敏感用户,用户群存在重叠。
4)价格预测
去哪儿价格预测和去年同期的折线图,更满足用户想要低价的需求;携程则是显示日期的价格走势图,更直观地显示给用户,利于用户做出决策。
5)预定页
去哪儿不显示供应商,详情页面也无供应商信息,推测是通过票代等资源的整合,可以获得低价的机票资源;但这种优势随着OTA的发展正在逐渐减弱,因此去哪儿通过支付后邀好友砍价活动,继续打造低价的优势。
2. 支付流程如下用户支付流程分为八个步骤:首页-搜索-查询页-预定页-预定选择页-提交订单-支付推荐页-支付页,我推断用户流失率最高的在预定页和提交订单页,原因如下:
1)用户在预定页可以看到所有机票的价格信息(再注意一下去哪儿的用户群体是价格敏感度高的用户),用户会和其他APP,如飞猪、携程,对同一航班的价格进行对比,选择最便宜或最合适的机票进行预订。
去哪儿的价格优势在被携程收购后和其他旅游APP的强势崛起之后,差异化并不突出,因此在预定页会造成大量用户流失,转入到其他平台。
2)提交订单页是用户流失率的又一高峰,用户在预订机票时要填写身份证信息和是否选择相关服务,处于页面的用户:
自己在是否购买相关服务时犹豫,不知如何决定;
用户在提交订单页会显示机票价格+燃油费价格,用户需要判断是否能够承受总价格;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