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剩余的攻坚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近年来,电商扶贫作为新型扶贫形式,不断引发公众讨论,广受瞩目。扶贫电商为扶贫注入了新动能,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为扶贫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天,本文作者就对消费扶贫电商行业进行了分析。
通过研究行业市场以及竞品业务流程等方面,分析梳理农产品电商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以及其发展前景。
二、行业市场分析 1. 行业发展背景据艾瑞咨询统计,乡村社会消费品销售额增长趋势高于城镇消费品,2019年农产品电商下沉市场的潜力释放,自2012年以来连续9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城镇。
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6万亿元,但是相对城镇规模来说差距较大,2020年是脱贫攻艰收官之年,所以农产品电商区域性下沉也就具有必然性的趋势。
(数据来源:艾媒资讯)
农产品电商作为消费扶贫主力军,2019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975亿元,同比增长72.5%,与此同时农业数字经济占比任然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农业经济动能转换加快,农货电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数据来源:艾媒资讯)
2. 行业PEST分析1)政策因素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及商务部4部门发布了《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规划在2年时间,开展100个试点县;“十四五”期间,完成农业县全覆盖;
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聚焦改善消费环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消费领域治理水平,提出19条政策举措。
2)经济因素
农村数字化水平逐年增高,发展潜力巨大,农村消费市场备受青睐,多平台入局下沉市场;
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在35万亿左右,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从结构上来看,农业数字化水平逐年提高,相比其他行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艾媒资讯)
3)社会因素
消费扶贫作为社会公益扶贫的一种形式,干净无害,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备受社会追捧,购买农产品的用户数逐年增多;
2019年末,中国贫困人口数量为551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
(数据来源:艾媒资讯)
技术因素:
到2025年,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数字乡村战略实施;
AI,大数据,loT,云计算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3. 产业上下游在社会发展和政策引导作用下,农产品流通渠道发生变革,通过互联网技术拓展销售渠道,提升流通率,为庞大的农产品市场带来无限商机。
(数据来源:艾媒资讯)
综上,农产品借助互联网+模式,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扶持上游产业,扩宽下游产业,带动消费扶贫,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为农货电商市场带来发展红利。
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网络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为农货电商的爆发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农货市场,挖掘新的增长动能,通过政策、资源、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助力农货.上行,不断完善农货电商市场的软件条件。
截至2019 年9月初,全国农村网商已经接近1200万家,累计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
在政策与平台的支持下,采摘端、分拣端、包装端等产业分工链将被进一步打通与规范,畅通农货上行通道,农货电商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前景广阔。
4. 市场分析2014年,湖北省粮食总产达到516.86亿斤,较2013年增产16.6亿斤,实现“十一连增”,猪肉、禽蛋、水产品、水果、茶叶、蔬菜等产量持续增长,油菜籽、莲藕、淡水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