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微信开创视频号,是腾讯在微视后对短视频的再次押注与发力。而视频号这类短内容,也是微信视频创作从熟人的双向关系链转移到侧重单向关系链上。
自从微信公开课,小龙哥说要做短内容后,我一直想着,对于短内容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情?
是期待吗?还是看衰?
后面看到视频号出来,剑指短视频后,我终于想到了一个贴切的心情:就是那种既不看好做这种事,又因为它是微信在做而有点期待,但又大概能料到悲惨结局的心态。
01微视其实已经扑街了,这款倾注了腾讯帝国一半力量的产品,在努力几年追赶后,终于连抖音和快手的车尾灯都看不见了。
在腾讯这种公司,其实早应该被放弃,它现在存在的最重要的战略意义,可能已经从抢夺短视频市场,变成吸引字节系火力,拖住字节系步伐,让字节系无法那么快进攻到腾讯社交核心腹地。
但是真的拖住了吗?
从结果上来看,字节系这一两年对于社交动作频频,先后推出多闪、飞聊等社交产品,证明王者抖音眼里除了快手,哪里看得见微视?
所以,腾讯还要继续做短视频。
短视频对于腾讯的重要性,比对于阿里等老巨头都重要的太多,因为腾讯是中国最重要的消费互联网公司,内容是消费互联网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短视频对于内容的重要性已经无须赘述,是消费互联网中的核心指标——用户时长的大杀器,腾讯不甘心也不能放弃短视频。
当半个集团之力都无法砸出短视频后,事情反倒变得简单了,因为这意味着,只剩微信这个唯一选项了。
那么微信就会做出一个抖音吗?
不,张小龙有自己的产品观,他不会完全抄袭对方,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他会先考虑事情的合理性,这个合理性不仅仅是满足腾讯的战略意图,更要考虑对于微信有什么重要意义,对于用户有什么价值。
长期以来,张小龙的产品观帮助微信达到了今天的高度,不断尝到甜头的腾讯也对张小龙的产品观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
所以,基于张小龙产品观和腾讯战略,微信做了朋友圈视频动态。
朋友圈视频动态
放在微信这种双向关系链的熟人社交场景里,朋友圈视频动态更多只是加强或者巩固了熟人的社交,而弱化了商业的意图,无法引入更多视频创造者和视频创造要素,所以也没办法构建一个抖音或者微博这样丰富的视频生态。
虽然没有披露出来数据,但朋友圈视频动态显然远远无法达到腾讯的目标,抖音仍然在高歌猛进,今年正式突破日活4亿,成为在短视频方面的国民APP。
微信注定还要继续在短视频上面探索。
这次,就出来了视频号。
02视频号是腾讯短视频战略和张小龙产品观的又一次结合。
从今年微信公开课上,我们知道,短内容一直是微信缺失的一块。
原本的公众号,因为产品设计的导向性,将文章作为内容载体,导致了公众号自媒体的爆发,但是这更多是长内容。
微信一定会再做短内容,为什么呢?
因为微信的理念其实是普惠,它重视的是人人都可用,而不是某个特定的群体。微信基于普惠理念发展出了工具、简单自然等产品哲学。
张小龙在公开课上也强调:
“我们很重视人人都可创造的内容。朋友圈之所以默认是发照片视频的,是因为当时我们有个认知,对于十亿人来说,让每个人发文字是不容易的,但是,发照片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所以,相对公众号而言,我们缺少了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
所以,微信的短内容一直是我们要发力的方向”
看到这里,其实你就应该已经明白,为什么短内容的形式是照片和视频,因为这是人人都可以创作的内容。
为什么明明是照片和视频,却叫“视频号”,因为要突出短视频的意图。
张小龙的产品理念和腾讯的战略,再次交织出火花。
但是是否是现在必须做呢?还真不一定,毕竟搁置了这么久了。
所以,我大胆猜测,这次的短内容,其实说穿了跟微视一样,是为了做短视频而赶快复活的项目。
03那么视频号能不能做起来呢?
我们来看看它到底长什么样,它的初始模样或许简陋的,但是往往已经定义了基因,它的基因和土壤决定了它是不是能够长出来(至于长成什么样,还要再看它后天怎么努力)。
视频号
从最核心,也就是它的DNA来看,视频号有以下特点: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