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作为上班族,乘坐公共交通是必不可少的,以前大家都会下载车来了APP,但自从出来小程序后,不少人就卸载了软件,开始使用车来了小程序;但微信新推出的出行服务模块是否会影响车来了在用户心里的地位?本文作者对车来了页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俗话说,“BAT涉及之处寸草不生”,近日,微信支付九宫格新增“出行服务”入口,但目前仍处于内测阶段,仅在广州开通,其他城市并未开通。
“出行服务”其中一个重要的模块“公交”,聚焦公交出行,开始布局出行交通领域,而传统具有代表性的出行工具车来了系列产品该如何应对呢?
车来了APP在2013年上线,目前在实时公交领域排位全国第一,自成立以来已经覆盖了全国超 170 个大中小城市,用户规模已超 1 亿人。
2017 年,车来了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上线了微信小程序,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用户规模,成为公共出行综合信息服务领域的典范。
作为车来了运营服务商,元光科技紧紧抓住了微信小程序的火爆热潮,借助微信小程序创造的生态圈为民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公交出行体验。
小程序从2020年1月上线直播功能;
3月上线13个新接口能力,包括五官定位、地址解析、内容检测等;
7月,微信公布朋友圈向小程序开放,支持小程序在朋友圈分享,随着小程序的快速迭代,注定微信要在小程序上大力布局,小程序在微信上挖的红利,似乎还为见底。
只不过小程序虽然借用微信流量引流这个大平台,但是开发运营者深觉变现之路的艰辛,多种商业化变现模式导致用户体验度下降,小程序开发者该如何更好的借力微信,真正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呢?
一、简介1. 产品名称:车来了精准实时公交小程序
2. 体验平台:Android
3. 体验版本:8.169
4. Slogan:陪你等,伴你行
5. LOGO:
6. 用户心理:预测事情的发生是人类的本能,未发生事件的不确定性会带给人们焦躁的心情,因此需要对未来有确定性的预测才能为眼下的行为指引方向。
7. 产品定位:给用户提供实时公交信息,帮助用户避免因信息不全面而无法做出最优出行决策,提升用户公交出行体验。
二、用户特征公交用户出行时,主要有通勤和陌生两种场景。
用户基数庞大:主要是城镇居民,据统计,2020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数目为235百万人次/天,预估2025年为273百万人次/天;
熟悉线路:通过公交系统出行的用户有着固定路线;
高频:对于上班族、学生族,周一至周五几乎都是乘坐相同的往返路线,以及中老年人,习惯免费乘坐公交出行;
短途出行:通常路线在地铁没有覆盖的小范围区域。
三、市场规模和现状公共交通——指在城市范围内向大众提供运输服务的一种交通方式,具体包括的士、公共巴士、轨道交通(地铁)等;公共交通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工具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出租车行业效率及服务水平的日益下滑以及公共交通的局限性,互联网网约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独占鳌头;
公共交通的发展增速平缓,但公交和地铁作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之一,除了从技术角度不断优化智能公共交通出行系统,也需要从用户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不断深度挖掘用户出行场景。
我们不应该将“互联网+交通”的范围局限在出租车、专车和共享单车领域,每天除了1100万人的出行效率需要解决以外,还有2.8亿人潜在的出行焦虑同样需要解决。
(数据来自易观千帆)
车来了目前在实时公交领域排位全国第一,已经覆盖全国66个城市,服务4000万用户;
车来了能为公交出行人群每天节省约11分钟时间;
车来了将进军100个城市,包括香港在内,同时用户实现倍数增长,用户量达到1亿,日活1500万。
四、用户核心需求“车来了”用户核心流程:规划出行路线及查看公交车实时信息的流程。
规划出行线路及查看公交车实时信息的操作路径短,提升用户使用效率;
规划出行线路及查看公交车实时信息的路径多,方便快速引导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公交实时位置:精准告诉你公交车在哪儿、预计几分钟到;
实时路况信息:整条公交线路通行状况一目了然;
温馨候车提醒:新增小米手环震动提醒功能,放心“开小差”。
产品功能架构图:
用户在使用车来了时,主要是三种场景:
出行前,用户规划最优出行路线;
出行中,用户出行在公交车站时候车;
出行后,用户前在乘车过程中提醒何时到达目的地。
1. “车来了”主界面及线路详情页场景一:用户在公交车站候车的需求以及车来了是如何满足这个需求;
使用路径:用户进入首页→搜索附近公交线路和车站→查看线路详情;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