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通过对做这个原型过程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在用Axure做原型时,大部分的交互效果都可以使用 “交互效果流程化,Axure功能来替换”的方法思考。
学习Axure时,在一些群里提问题时,常常会得到这样的回复:
其实,只要弄清Axure背后的逻辑,这个是很简单的。
我常常被这样的回答弄得一愣一愣的,这是一句正确的话,但是我却不知道它能如何指导我去解决问题。我们在看到一个交互效果时,要怎样思考才能成功地用Axure实现它?今天我们通过实现一个类似“探探”的交互效果,来探讨这“Axure背后的逻辑”指的是什么。
一. 最终效果“得到”app的“看金句”交互效果与“探探”app的交互几乎一样。在这里使用“得到”Android版给大家举例,该交互效果为卡片翻阅的交互。
动图:
链接:
百度云盘:链接: 密码:py1h
二. 分析方法在开始之前,我在这里斗胆为Axure制作交互“背后的逻辑”做一个通俗的翻译:
将想要实现的效果定为目标,将实现目标的操作流程化,并用自己理解的话表达出来,然后在Axure中寻找能替代流程中每一步的功能,将这些流程进行替换,转化成Axure中的事件。
(1)流程中涉及到的几个元素
角色:人,被操作的对象;
操作:点击,滑动等;
输出结果:每一个操作需要达到的效果,这些效果连接起来就是最终的交互效果。
(2)思考方式
将需要实现的效果以流程表示,分别从角色、操作以及输出结果对整个过程进行拆解,最后将每一个节点替换成Axure的功能。
三. 举例分析接下来,我们看看文初提到的交互效果应该怎么分析。
1. 交互效果分析——按照角色将效果转化为流程图这里的流程图只是一种思考方式,看到一个交互效果,我们要按照怎样的方式思考。有人可能觉得每次都要转化成流程图,岂不是很麻烦?其实,如果你做多了就会发现,脑海中会自然形成流程。
按照我们在操作时所能见到的交互效果,使用角色、操作和输出结果三个元素绘出流程图。
接下来,将流程中的每一个节点,替换成Axure中的功能。暂时想不出来对应的功能,就使用红色标记出来,重点讨论。
节点替换后,我们得到了三个问题点:
(1)A与B的位置如何定义?
在流程图中第3步,通过观察交互,我们可以知道:当手松开时,如果卡片1超出了一个范围,即沿着手松开的方向飞出,若卡片1仍在范围内,即回到原来位置。
在这里,我将这个范围定义为金句这个页面的四个边缘(实际上,范围应该要大于这个边缘,为了简便,就设置成这个范围),边缘内相当于位置A,卡片1在边缘内移动,松手时回到原处,边缘外相当于位置B,卡片1超出了A,松手时即飞出。
那么在Axure中,就要在四周放上四条线段作为锚点:锚点左、锚点右、锚点上、锚点下。当拖动结束时,如果卡片1这个动态面板未接触到任意一个锚点,则移动到原来位置;如果接触到任意一个锚点,则飞出。飞出路径,我们下一步讨论。
(2)拖动结束时,怎么实现卡片1跟随手松开的方向飞出?
我们想象一下:卡片1的初始位置为位置a,松手前那一瞬间到达了位置b,那么位置a和位置b的连线,即为卡片1飞出时的路径;卡片1沿着该路径飞出后,设置卡片1到达位置c,这个位置c如果超出了屏幕范围,那么我们就看不到卡片1了,也就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那么假设将位置c与位置a连线,以该段长度为半径画一个圆,位置c即为圆上的任意点,只要这个圆足够大,那么位置c就不会出现在屏幕范围内。我们将所有飞出屏幕的卡片最终的坐标点都定义在这个圆周上,只要坐标点在圆周上,最终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求出这些坐标点。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