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本文作者基于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标准的数据分析方法论,帮助行业内的小伙伴更清晰的知道该如何做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所有产品经理的必备能力,也是折磨各位产品经理最痛苦的一件事情。
上线前,老板会说:做一个数据分析?评估下预期。
上线中,功能表现的不理想,老板会说:数据往下掉了,做个数据分析看看为啥?
上线中,功能表现的好,老板会说:做的不错,做个数据报告统一汇报一下。
OMG,你看,不会数据分析,寸步难行!
当然互联网上有非常多数据分析的心法和教程。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两类:
一种是偏纯理论形式的;比如如何用spss做主成分分析,专业高大上,怎样应用勒?完全没有时间系统学习有木有!
一种是偏形而上的,告诉你数据分析,首先要基于数据调研,然后数据验证巴拉巴拉的,给你一种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错觉。
因为自己从业数据产品多年,数据产品的一个基本工作就是把分析结论抽象成数据产品,帮助业务进行数据洞察。所以,自己也大大小小做过非常多的数据分析。我就在想,是否可以基于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标准的数据分析方法论,帮助行业内的小伙伴更清晰的知道该如何做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
当然,这次对自己的这套方法论也有一些自我要求: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的那种,要有一个案例贯穿始终;
一定要有可复用的结论,并且是不形而上,夸夸其谈的那种。
于是乎便有了此篇文章,本文将以外卖流量分配分析作为案例,深入讲解如何完整的做一个数据分析。
目录1.数据分析-定义问题
2.数据分析-梳理分析框架
3.数据分析-规范数据内容
4.数据分析-规划分析方法
5.数据分析-输出分析报告
6.总结
定义问题数据分析的本质是解决某一个业务问题。
解决业务问题的前提,一定要想清楚两件事情:
理解问题:想清楚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
定义问题:用数据拆解出这个问题
我见过太多小伙伴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根本就没搞明白为什么要分析?要分析的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所以在分析之前,一定要花时间了解这个数据分析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在定义清楚后,需要和业务方、leader去反复沟通,直到对这个问题清楚的达成共识。
以外卖流量分配举例:
(1)理解什么是流量分配?
从市场收回到外卖业务来看,流量分配其实和布局市场的本质是一样的:通过更有效的分发商品、更合理的摆放商家,让用户与商户进行更有效率的交易。
那么,如何更有效的分发商品?如何更合理的摆放商家呢?
需要通过一套分发机制去实现,而分发机制必须依赖于分发渠道去实施。
具体来说,分发渠道可以看做我们线上产品的流量渠道。该有哪些流量渠道,流量渠道里该摆放哪些商家,是我们考虑的重点。
流量渠道作为分发渠道,起到连接商家与用户的作用,同时也是对用户需求及商家供给进行配对。如下:
用户群体1——渠道1商家1、商家2、商家3
用户群体2——渠道2商家4、商家5、商家6
用户群体3——渠道3商家7、商家8、商家9
流量渠道是为分发机制服务的通道,每一个流量渠道必定有不同分发机制的含义。比如:搜索入口,以搜索关键词为分发机制,建立用户需求与商家供给的匹配。
综上所述:站在平台看流量分配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以流量渠道作为媒介,通过资源配置实现用户与商户进行更有效率的交易,平台需要做两件事情:
分对人(匹配需求):把合理的流量渠道分配给需要的用户群体,即为现在进行的精准化营销,千人千面。
配对货(匹配供给):每一个流量渠道里分配满足这个用户需求的商家。
(2)用数据定义流量分配
首先,思考如何去定义流量?
一般而言,流量是指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某一会话从来源到去向的全过程。
其次,思考我们用什么指标去有效的衡量流量:用dau衡量?用页面去重uv衡量?还是用什么去衡量?
从业务的角度来看,我要统计一天内产生了多少的流量,代表我要统计有多少次用户使用过我的产品。
每日流量,本质上为每日会话数=每日用户数*日均用户使用频次。
最后,思考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去衡量流量?
拆解来看,如下表: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