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本期的内容中,笔者依旧是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产品运营中活动策划的实战案例,在上期的预告,我们本期主要聊聊#如何促进用户活跃?#这个话题。
“促活”工作在大家眼里早已不陌生,据我观察很多运营者并没能很好地开展“促活”类活动。
什么是促活呢?
有人说促活就是让更多的沉默用户参与到活动中来,有人说促活就是提高DAU/MAU,有人说促活就是唤醒睡眠期的用户……
关于促活,笔者的理解是:
在一定运营因素的干预下,使得某个平台、媒体账号、某个社群,甚至是某个商品在某个时间段内访问量明显提高。
因此,促活类活动主要为用户活跃度这个运营指标负责。一般,运营者通过策划一系列活动让用户嗨起来,唤醒活跃度低,或者处于休眠期/流失期的用户,作用是直接提高用户粘性以培养用户忠诚度,间接地挽回了有流失风险的用户。
那么日常运营工作中,我们该如何通过策划活动来提升用户活跃度呢?
基于我所从事的金融行业,接下来给大家梳理9个最有效的促活案例。
在正式开始前,笔者需要强调两点——
(1)金融行业出自国家金融体系,自带严谨、诚信、安全等传统基因,金融体系事关国家发展大计,时刻都受到国家银保监会的强监管,围绕金融类的产品,在运营的技巧方面会比一般的产品要更克制。比如:基金产品运营,不能直接以奖励诱导用户购买基金。
但正是因为可扩展的面不广,几乎大部分金融产品的运营手段差异化并不明显,从运营层面来说,金融产品属于强运营推动的产品,这是金融产品与竞品之间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而对于其他行业的运营者来讲,施展空间自然更大,因此大家会从下面的分享中获得更多启发。
(2)所整理的案例都是我的运营团队的实战案例,由于篇幅问题,在表述时比较简洁,希望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走走心~因为走心才能理解,理解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在往后的无论是APP的促活还是公众号的促活指标都难不倒你们。
下面,笔者从以往策划的案例中,把有关促活的案例都梳理一遍,现在跟大家分享下:
附:一些经常读我文章的盆友都知道,我一般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总结一个案例的成功与否,所以,有些新盆友可能会觉得有一丢丢懵圈,那就先回顾一下这张用户心理需求表(旧版)。
点击回顾:《读懂用户,你需要这张“用户心理需求表”》
1. 猜涨跌 1.1 定义猜涨跌,在金融行业普遍是指运营人员,根据A股大盘市场的涨跌幅而策划活动。
1.2 玩法顾名思义,猜涨跌的玩法较简单,猜涨跌是金融圈内常见的促活模式,在一些财经媒体、或者基金APP都经常玩。
用户针对大盘的涨、平、跌进行判断,如果猜对了则与同时参与该交易日的其余用户瓜分奖池的奖励。如果在连续一周(5个交易日,法定假日除外)都猜对的用户,则会获得更丰厚的奖励。
1.3 案例下面给大家看看「XX财经」APP的例子。
据笔者观察,猜涨跌是财经/投资理财产品最常见的促活类互动,认真思考一下,它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呢?从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角度,主要被满足的心理需求有占便宜、从众、赌性、爱玩、猎奇、安全。
毫无疑问,这种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开展的活动,将很好地培养用户的使用产品的习惯,使得后期变现的转化率提升了。
现在猜涨跌这种玩法是能够很好地达成促活的运营指标,那可不可以再优化一下呢?
当然可以!
比如切入拉新/曝光方面的运营指标,可以通过用户邀请好友或者成功分享活动,即可翻倍奖励等等。
那其他的行业也可以复用这种玩法?
猜涨跌对于其他行业并不是那么兼容,但是可以扩散下思维,猜涨跌是依据行业内每天都有变化的A股大盘为突破口,其他的行业或许可以尝试从行业内找找类似的突破口。(如果找不到,看下一个案例)
2. 红包雨 2.1 定义红包雨大概起源于2015年以腾讯、阿里牵头的互联网公司,斥巨资在自家的平台上向用户赠送红包的行为,被网友称为“红包雨”。
但经过运营人的锐意创新,现在红包雨的玩法更丰富了。
2.2 玩法一般是在固定时间内,在APP会出现满屏幕的动态红包与用户互动,用户通过点击屏幕上动态的红包,获取一定的奖励。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