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运营 >

要不要做付费会员?我整理了一份自检清单

时间:2020-09-07 15:03|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在市面上的很多软件都有会员的选择,最常见的就是视频软件的会员和购物软件的会员;有了会员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专属福利,这让很多人选择了开通会员;本文作者整理了一份自检清单,到底要不要做会员?

 要不要做付费会员?我整理了一份自检清单

一、怎么判断一个产品适不适合做付费会员?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怎么判断一个产品适不适合做付费会员?

过程中我调研了市面上部分付费会员产品,发现付费会员的模式并不是固定的,但成功的案例有些共通的特点,这些特点组成一套参考坐标系,可以辅助其他产品判断适不适合付费会员模式,为此我列了个自检清单。

先铺垫下背景,这两年付费会员话题热度不断攀升,总结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 付费会员用户渗透率和收入规模屡创新高,线上付费会员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不断得到验证

以视频行业为例,爱奇艺2019年Q4财报显示付费会员数量达1.07亿,会员服务收入达37亿,占比首次高于50%,已经成为爱奇艺当前的第一大收入来源。腾讯视频后来居上,在2020年Q2付费用户数也达到了1.14亿,一跃成为国内第一。

 要不要做付费会员?我整理了一份自检清单

2. 不少成熟产品开始参与付费会员的商业化尝试,市场持续观望

社区类产品:如知乎,2019年沿着会员制的方向将知乎大学升级为“盐选会员”,截至2020年2月底付费用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工具性产品:如墨迹天气推出付费VIP服务、keep继探索电商模式后也推出了付费会员变现产品。

 要不要做付费会员?我整理了一份自检清单

3. 会员跨界联合让话题声量飙高,业内开始形成头部效应

前段时间阿里“88VIP”刚把网易云音乐黑胶会员收入囊中,填补了会员权益里的音乐短板;目前已经实现了让用户交一份钱同时享受“吃、玩、听、看、买、游、健康、金融、到家”九大生活场景的会员福利,成为付费会员届的巨无霸。

除了88VIP,2019年以来会员产品的联合、生态化和跨界合作也已经成为付费会员的新趋势。

 要不要做付费会员?我整理了一份自检清单

二、为什么最近付费会员那么火? 1. 流量红利耗尽,获客成本提升且体量减少,付费会员的兴起是存量博弈和内卷化的产物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增量趋于饱和,移动互联网多数领域的渗透率基本达到上限;即便是主打下沉市场的拼多多,4Q19年化活跃用户环比增长也已降至9.1%。

存量时代的一大特征是同质化,即头部产品之间,尤其是C端玩法已经趋于像素级竞争时,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锁定自身高价值用户的同时还能从存量大盘里抢夺对手规模,是产品突围甚至是站稳脚跟的关键。

 要不要做付费会员?我整理了一份自检清单

2. 广告收入下滑,付费会员成为商业化探索的新选择

广告主自身的互联网升级,以及短视频、直播等流量产品兴起,广告投放渠道和手段日趋多样化;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和互动的方式更加高效,同时广告主也更关注精准投放带来的转化效果提升。

低效的广告手段逐步被市场抛弃,粗放式的广告流量变现方式也不再是可持续增长的收入来源。

3. 付费本身就是一个大趋势

随着我国政府部门对版权监管的加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用户付费意识和付费能力都在不断攀升。

近两年无论是音乐、影视行业的内容付费,还是知识付费、新闻付费墙,都是行业趋于规范化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付费会员是付费资源的一种整合手段。

 要不要做付费会员?我整理了一份自检清单

付费会员遍地开花,但并不是每个产品都适合打造付费会员体系。

如何判断自己的产品适不适合做付费会员,首先需要理解三个问题:

付费会员的本质是什么?

用户为什么愿意付费?

做付费会员对业务能有多大收益?

三、付费会员的本质

付费会员是用户通过付出金钱成本和企业进行的价值交换。

产品是企业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的载体,用户是为了获取价值使用某个产品;比如用户需要获取信息而使用信息流产品、搜索产品,就需要付出时间成本,从而给平台提供获得广告收入的可能性。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