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在市面上的很多软件都有会员的选择,最常见的就是视频软件的会员和购物软件的会员;有了会员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专属福利,这让很多人选择了开通会员;本文作者整理了一份自检清单,到底要不要做会员?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怎么判断一个产品适不适合做付费会员?
过程中我调研了市面上部分付费会员产品,发现付费会员的模式并不是固定的,但成功的案例有些共通的特点,这些特点组成一套参考坐标系,可以辅助其他产品判断适不适合付费会员模式,为此我列了个自检清单。
先铺垫下背景,这两年付费会员话题热度不断攀升,总结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 付费会员用户渗透率和收入规模屡创新高,线上付费会员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不断得到验证以视频行业为例,爱奇艺2019年Q4财报显示付费会员数量达1.07亿,会员服务收入达37亿,占比首次高于50%,已经成为爱奇艺当前的第一大收入来源。腾讯视频后来居上,在2020年Q2付费用户数也达到了1.14亿,一跃成为国内第一。
社区类产品:如知乎,2019年沿着会员制的方向将知乎大学升级为“盐选会员”,截至2020年2月底付费用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工具性产品:如墨迹天气推出付费VIP服务、keep继探索电商模式后也推出了付费会员变现产品。
前段时间阿里“88VIP”刚把网易云音乐黑胶会员收入囊中,填补了会员权益里的音乐短板;目前已经实现了让用户交一份钱同时享受“吃、玩、听、看、买、游、健康、金融、到家”九大生活场景的会员福利,成为付费会员届的巨无霸。
除了88VIP,2019年以来会员产品的联合、生态化和跨界合作也已经成为付费会员的新趋势。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增量趋于饱和,移动互联网多数领域的渗透率基本达到上限;即便是主打下沉市场的拼多多,4Q19年化活跃用户环比增长也已降至9.1%。
存量时代的一大特征是同质化,即头部产品之间,尤其是C端玩法已经趋于像素级竞争时,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锁定自身高价值用户的同时还能从存量大盘里抢夺对手规模,是产品突围甚至是站稳脚跟的关键。
广告主自身的互联网升级,以及短视频、直播等流量产品兴起,广告投放渠道和手段日趋多样化;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和互动的方式更加高效,同时广告主也更关注精准投放带来的转化效果提升。
低效的广告手段逐步被市场抛弃,粗放式的广告流量变现方式也不再是可持续增长的收入来源。
3. 付费本身就是一个大趋势随着我国政府部门对版权监管的加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用户付费意识和付费能力都在不断攀升。
近两年无论是音乐、影视行业的内容付费,还是知识付费、新闻付费墙,都是行业趋于规范化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付费会员是付费资源的一种整合手段。
付费会员遍地开花,但并不是每个产品都适合打造付费会员体系。
如何判断自己的产品适不适合做付费会员,首先需要理解三个问题:
付费会员的本质是什么?
用户为什么愿意付费?
做付费会员对业务能有多大收益?
三、付费会员的本质付费会员是用户通过付出金钱成本和企业进行的价值交换。
产品是企业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的载体,用户是为了获取价值使用某个产品;比如用户需要获取信息而使用信息流产品、搜索产品,就需要付出时间成本,从而给平台提供获得广告收入的可能性。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