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增量永远是主旋律,就算现在是由存量找增量的时代,增量的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产品的面世,第一步都是吸引用户,但流量一直是广大企业、网商、互联网创业者最头疼的事情。本文作者从自身经验出发,梳理总结了产品引流之前需要思考的6个问题,与大家分享。
引流:吸引流量,稍微解释一下就是,让流量从A场景转移到B场景(或者C、D等等),并且对流量进行留存、活跃、转化等动作。
单纯让流量从一个场景转移到另外一个场景是无意义的引流,我们需要用户在我们希望的场景去做一些我们希望用户做的动作,比如留存、活跃、转化、拉新等等动作。(所以我们在关注DAU、MAU的时候,在某个时间开始,互联网产品开始披露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了)
引流前的思考 1. 用户在哪里?对于互联网来说,这个问题很简单,现在大型的流量聚集地(比如微信、抖音、微博),覆盖的用户非常广,而且投放广告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地域、性别、年龄等等一系列的用户标签进行广告的展示,所以在互联网投放广告里,是可以做到比较精准的投放的。但是这样的话,成本也会上升很夸张,比如覆盖面广一点,用户质量就会参差不齐。
中小型的流量聚集地就会有用户细分了,比如互联网运营知识社区是否是否投放美妆广告。
对于线下的场景中,用户的针对性会更加强,我们来看看:
儿童游乐场是否适合投放老年人保健品广告。儿童游乐场一般是父母带着孩子去玩的,卖老年人保健品,父母可能对这方面有需求,但是效率会很低,明明是陪伴孩子玩,结果晚上回家给老年人带了一份保健品,是不是感觉很奇怪?
但是,这个场景中,会有父母在,中年人给老年人买一份保健品带回家,好像也说得通,但是这个奇怪的感觉会让用户的消费欲望无限降低。
所以对于A场景的流量,是否是有我们的潜在用户,如果有,有多少。和其他场景比起来,引流效率如何?
用户为什么会聚集在A场景,当用户离开A场景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
(之前思考抖音广告的时候,用户在刷抖音的时候,是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突然看到理财广告,用户的心理状态是怎么变化的,用户为什么会点击广告,同时留下信息?)
2. 用户为什么会聚集在A场景?为什么微信的日活那么高?为什么抖音日活那么高?
我们来看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所以A场景(或者说产品)是满足了用户某方面的需求。
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低级别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思考互联网产品的时候,我们是从社交需求开始思考的,首先是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然后开始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比如信息泄密,财产安全等等)
3. 我们用什么来吸引用户离开A场景,跳转到另外一个场景里面?一句话解释就是,用更强烈的需求来替代用户在A场景当时的需求。
也可以理解为激励,激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做正向激励,另外一部分是负向激励。
正向激励:你来我们这个场景“玩”,你可以获得“金钱”、“尊重”、“新东西”等等
负向激励:你都快30了,还在玩游戏,浪费青春,荒废人生,你对得起你父母,对得起你以前二十多年的生活吗?(引起恐慌)
(更加直接一点,正向激励:完成KPI有丰富的绩效奖金。负向激励:没有达到目标,会扣除你大量的绩效奖金,甚至开除)
在某个时间点,另外一个场景满足了用户另外一个更加强烈的需求,所以用户会选择跳转到另外一个场景。这个更加强烈的需求,可能是通过广告、话术等等突然激活的需求。
笔者一直从事在线教育行业,以前做抖音广告的时候,一直称赞这个渠道的名片质量好。当时做了一个用户心理模拟。
用户在刷抖音的时候,是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当看到一则广告,突然激活用户积极向上,能通过学习改变人生的想法。用户在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下,突然给用户一条光明大道的感觉,并且能通过广告去刺激用户思考目前的生活环境,也极大的刺激了用户的痛点,那么用户的需求被无限放大(脑补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同时视频会更加生动,相对于图文来说,视频内容在用户脑海中留存的时间更长,所以用户对于提升自己的热情程度衰减会变得更慢。所以我们说,视频广告>图文广告
4. 我们用什么吸引用户来我们这里玩?我们的产品有什么属性和功能
我们的产品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利益
这个利益能帮助用户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用户为什么在乎这个目标
基于以上四点思考一下,按照在线教育产品举例:
属性:学习方便,时间自由
利益:能帮助用户提升自己
心理利益:改变人生,走出一条新的路
价值观:我不想再过以前的生活,我希望通过学会某个技能或者拿到某个证书改变人生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