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运营与推荐,仿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只有运营没有推荐,运营效果会大打折扣;只有推荐,没有运营,推荐自然也是无法开展。所以,运营达人们在掌握各种运营技巧的同时,也应该对于推荐有所了解。这样才能齐头并进,达到理想的目标。
不想当「厨师」的「采购员」不是「好运营」,对于一个内容产品来说,运营的日常的工作中,特别是「内容运营」的同学会经常和推荐算法同学有很多工作上的配合。
运营同学像是一个餐馆的采购员,负责食材的采买,而推荐同学就像是厨师,结合用户所点的菜单(偏好)采用对应的食材做成用户大概率会喜欢的菜肴。
在这个链条里,运营同学在上游,如果引入的内容/创作者不够优质,就像采买的食材不够新鲜高质一样,推荐同学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做出可口的菜肴。
同时还有另一个问题,即便运营同学采买了最好的食材,如果推荐同学做菜的方式有问题,后者没有最合理的使用食材,也没有最大限度发挥食材的价值,暴殄天物了。
因此对于运营同学来说,不仅做好自己的上游工作,还非常有必要知道推荐的相关工作,这样当做出的菜肴不够好吃时,我们才能及时发现是食材的问题,还是做的方法有问题?更快的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一、必知一:内容是如何被推荐的?对于运营同学来说,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内容是如何被推荐的?我们引入的创作者和他们的内容,是如何经过层层流程,决定是否被推荐,以及被给到多少流量的?
内容在进入系统后整体的处理流程,不同产品和不通过公司的处理是不太一样的,但是整体逻辑上基本相同,大模块的业务逻辑基本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当用户上传一条内容后,内容会首先经过安全审核的流程,安全审核主要是将一些违规,黄色暴力血腥的内容剔除掉,未过审的视频基本就永久屏蔽或者直接删除。
通过安全审核后,大部分内容社区会有原创审核,将一些重复上传或者搬运的内容过滤掉,原创审核大部分是依靠机器来审核的,未通过原创审核的就只会在用户自己的个人主页,或者粉丝的关注页等私域展示。
通过了原创审核后的视频会再进入第一道质量审核,质量审核主要是把一些无意义、无主题、杂乱的内容过滤掉,通过了第一道质量审核后,内容将会被推荐系统纳入推荐候选池,然后会给作品最基础的流量推荐,目的是通过基础流量后产生的数据初步判断作品质量的好坏。
如果基础流量过后的数据反馈较好的话,就会接着加码给到更多的流量推荐,拿到更多流量推荐后,如果数据表现不好,也会被停止推荐;数据表现好的,会再进入第二道内容质量审核或者举报审核。
第二道质量审核主要目的是防止前面的审核会有漏审,或者有一些不符合社区内容调性的内容出现。举报审核是指消费内容用户主动点击的举报,收到过多举报的内容一定是有潜在风险,需要人工再次审核。
通过第二道质量审核,或者举报审核后,作品将会被持续给到更多流量,进入一个周期的推荐,成为内容平台重点推荐的候选内容。
但是在整个持续推荐过程中,还会有一些更细的审核流程,比如高热审核,针对全平台最热门的视频进行审核,保证没有风险,同时持续进行用户举报审核,及时发现潜在违规作品。
持续推荐过程中,如果内容的数据反馈出现下滑,那么会慢慢的进行推荐冷却,直至停止推荐。
以上所有流程中,被停止推荐的作品,在后续的 过程中,也会因为一些偶然的触发或者其它的召回被重新激活,给到更多流量进行推荐。常见的比如遇到节日,过往节日类的内容就会被重新召回推荐。
了解了上面的推荐流程后,运营同学就能对整体内容的流转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可以结合到自己的产品或者业务逻辑,细化整体的流程,这样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能及时的知道目前内容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二、必知二:推荐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上述的推荐流程中,能帮助我们厘清内容流转的逻辑,但是在上图中的流量推荐模块,到底是如何进行推荐的,我们并不清楚。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对整体推荐系统有一个了解。
如果把推荐系统简单拆开来看,推荐系统主要是由数据、算法、架构三个方面组成。
数据主要提供推荐所必须的信息,包括用户和内容的特征信息,用户对于内容的行为反馈数据等;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