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这几年社群运营在各个行业都很适用,特别是在教育行业,不断的接触与运营可以让企业更好的触达用户,以产生转化,并且社群运营的成本也比较可观;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Python课程社群运营的案例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相信大家都在朋友圈看到过不少Python的广告了吧。
之前好长一阵子,朋友圈都是铺天盖地的Python广告,甚至引起了知乎网友的广泛讨论,还有网友以为是国家战略需要…
话说回来,Python算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课程,那么它的课程质量和社群服务又如何呢?还是说这只是韭菜大师的狂欢?
带着这样的疑问,今天就来带着大家一同来拆解下Python编程上一个巨头的《4天从0入门人工智能Python》吧。(以下简称为某某编程体验课)
一、社群介绍基于这门体验课,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这个体验课的流量渠道。
1. 朋友圈投放微信朋友圈曾一度被Python霸屏,好奇的我通过平台查询了一下具体的广告投放;一查发现,好家伙,231条广告投放记录,朋友圈投放占了146条。[破涕为笑]
这也难怪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都能在朋友圈刷到Python了。
在具体的广告介绍中,我们也很容易发现,朋友圈广告中会重点宣传Python『处理重复性工作』、『处理Excel表格』等功能,目标更倾向于面向白领人群。
除了朋友圈投放,他们也会在一些公众号投放广告,与朋友圈跳转购买链接不同,公众号广告会直接引导到他们的公众号矩阵,进行进一步的触达。
公众号矩阵,也是获取流量的一大渠道。
在微信中搜索“Python”,可以看出各大机构都在争夺搜索排名,在这里,他们的公众号矩阵则表现得略显逊色。
虽然某某编程的公众号排名并没有特别靠前,但是它还是能第一时间捕获我的注意力,因为它有一个很显眼的标签——“6位朋友关注”。
这大概也是得益于他们的朋友圈投放,但不得不说,对于毫无信任基础的用户来说,这个点是能够很好地让他们从竞争中胜出的。
除了“多好友关注”这个标签,可爱的熊猫头logo也是更为显眼,相对于第一第二名的python标识(没接触过都不知道是啥),熊猫头logo也是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变现提高了竞争力。
而当我们关注公众号后,机器人就会多次“撩你”,来提高用户触达。
这里多提一句,某某编程的公众号规模也是非常夸张。
当我直接搜索“某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后,发现他们关于python的公众号多达56个…看来是很重视微信生态中的流量了。
四、社群运营虽然课程宣传的是4天,但实际社群运营的时间长达8天;而且与大部分在线教育的社群如出一辙,他们的社群也是按照“开营——上课——结营——转化”的路径进行,我们也将按照这个路径进行拆解。
1. 开营仪式DAY1主要分为两个板块:开营仪式和晚读。第一天的晚读其实是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这里就不做过多分析。
这个阶段我们重点来看看开营仪式,其实说到开营,运营的目的无非是这两个:塑造信任背书以及增强仪式感。
那么在这里,他们是怎么做文章的呢?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