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运营 >

城配中如何保证装载效率

时间:2020-09-19 09:36|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如今物流和配送已经非常便捷,我们在网上购买的商品一般都是三天左右就可以到达手里;网购的人数和次数也越来越多,这么大批量的商品是如何在保证效率送达的呢?本文作者分析了成配中如何保证装载效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城配中如何保证装载效率

一、背景描述

在快消品(如便利店)售卖中,其商品结构多为生活消费品,如饮料酒水、零食、日用品等;经过多年线下销售体系运转(经过厂家、多级代理商、批发商到达便利店),其价格体系透明。

其在涌现出的线上电商中,可绕过部分零售环节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但也承担了更大的物流配送费用;在利润空间预期受限的前提下,降低物流费用成为必然的选择。

 城配中如何保证装载效率

二、问题描述

在探索降低物流成本该命题,从物流配送全链路角度出发分析,仓配结合、路由规划、人员管理等存在许多可行性方案。

本文仅从车辆空间利用效率出发,从提高装载效率的角度进行探索。

选此角度分析的原因:

1)从业务角度分析,在城市内货物配送中,为保证司机获得费用相对公平且计价简单,大多采用相对固定的价格或简单计价方式:如一车次金杯车固定350元,或配送一个点位50元等方式;故其一车次费用相对固定。

2)该模式为城配,其无法通过仓库之间的调拨解决车辆装载问题;如在快递配送中,从广州到杭州需4辆车,在装满3辆后,其第4辆不满的情况下,其可采用与其他路线合并如与苏州货物同时发出、或延后一定时间待装满后发车;但在电商城配中,其车辆配送规划后,需及时发出保证时效,缺乏腾挪空间。

3)在快消品配送中,在安全配送的前提下,不得超载或装载容纳不下的体积;从其商品角度出发,其平均装载密度较低,接近或小于水的密度,故几无可能超载。

综上,保证车辆装载率后,可降低物流成本。

若不解决此问题的直接后果:

每车商品装载程度无法有效控制,配送费用无法有效降低;

司机每日配送效率不同,感觉不公平,降低工作积极性;

装载率无法有效控制,对于每日所需运力估计不准,运力不足问题放大。

三、解决方案

为解决该问题,与业务运作机制结合,对业务问题进行剖析;本问题主要解决在装车中如何高效利用空间体积问题。

分析问题可以推出,该问题要解答的主要核心问题:

商品真实体积问题;

商品堆积后空间利用;

不同车辆可装载空间不同。

下面将对这3个问题进行分别阐述。

1. 问题一(商品真实体积)分析

要想获知商品真实体积,需对其进行测量。在实际中存在大量难以准确测量的场景,主要归类如下:

在售卖中,同一编码(常见为69码)下,不同包装可为不同的售卖单元,如12瓶装与24瓶装的可口可乐,其商品条码一致,但其商品体积不一致;

在零售中,存在商品体积不规范的问题,常见的如乐事薯片、卤蛋等不规则商品以及拖把等异形商品;

部分可挤压体积的商品,如毛巾、毛绒玩具等,其可压缩体积运输;

体积空间可重复利用的商品,如桶等可堆叠商品,单个与多个体积不为简单叠加计算,如1个桶其所占体积为10L,但5个桶堆叠在一起其体积也约为10L,变化不大。

针对如此复杂的商品,如何准确测量商品体积成为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结合运输实际场景,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分别分析:

对于常规商品,如奶、酒水等,其外包装接近长方体,且不可压缩,故可直接测量商品长宽高作为体积;

对于小体积商品,如卤蛋、辣条等包装体积较小,在运输堆放中可放置于副驾驶位等空间,故在装载中不作为体积计算;

对于膨化食品,如薯片等,其装载中不可挤压,占用体积较大,故需对其实际体积乘以系数,用于考虑其安全运输所占体积;

对于可挤压商品,如毛巾等,在零售中其数量不多,故按其单个商品体积计算,该单个体积为挤压后所测体积,若多个同时配送,则忽略体积挤压造成的体积损失;

对于异形商品,如拖把等,因其在配送中摆放困难,占用体积较大,故采用其最大的长宽高作为体积长宽高分别计算;

最后将其分别测量方法作为测量规范下发执行。

2. 问题二(商品堆积后空间)分析

货物在车辆中堆放时,相同商品之间堆放时,中间必然存在少量间隙,且因不同商品之间外包装规格体积等差异较大,货物之间的空隙存在不确定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售卖结构的变化会带来空隙的变动,故需对此进行估算。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