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运营 >

垄断行业也要做运营: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时间:2020-09-21 10:17|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大多数人觉得,家里的电都是先使用再交电费的,电力公司应该没有这样的业务压力;但其实像电力企业这样的垄断行业也是需要转型的,跟着社会的发展往数字化转型;本文作者分析了电力行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垄断行业也要做运营: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本文Key take-aways:

中国电力行业生态现状;

电网企业存在什么痛点;

电网企业的运营体系搭建。

在许多上一辈的眼中,电力企业可是个“铁饭碗”——像这样电网企业这样的自然垄断企业,一般会认为它是不愁营收、不存在业务压力。

深入电网企业分析才发现:即使是垄断行业,也需要做业务运营;即使是传统行业,也迫切地想要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一、电力,难道不是稳赚不赔的垄断生意吗?

虽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电”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但对于整个电力行业的产业链条我们却可能有些陌生。

在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分为两大块:

基础设施,囊括电力设计、建设、设备等环节;

电力业务,涵盖“发电→输电→变配电→售电→用电”的整个过程。

下图是对电力行业产业链及每个环节中的主要玩家的梳理,可以看到,各电网公司在这个产业链中主要参与了“输/配/售电”的环节。

 垄断行业也要做运营: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诚然,电力的自然垄断性质,决定其是我国“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七大行业”之一;然而,这样一个普遍被认为必是垄断、利润丰厚的电力行业,其实也在逐步滑向亏损当中。

2019年,继落实国家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的要求,各电网企业利润总额持续下降,企业亏损额达数百亿元。

具体看看各电网企业的情况:赶上2020的疫情,电网企业的亏损则是更为雪上加霜——疫情停工停学,社会用电量大幅下降;为促进复工复产,发改委号召电力企业降低用电成本,一季度各电网公司总计减免了电费600亿元以上。

两大冲击之下,电网企业一季度首现净亏损;没想到,曾经大家都以为是“铁饭碗”的电网企业,在市场化竞争和惨淡经营环境的夹击之下,竟也显出了疲态。

二、电力行业有运营痛点吗?

接触电网企业,首先需要直面的是陌生行业扑面而来的新信息:就像互联网行外人不一定听得懂“DAU”、“CPC”、“eCPM”,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词语一样,也需要快速理解电力行业中诸如“业扩”这样的“行业黑话”;但这类问题其实通过前期快速了解行业、以及咨询业内人士就能很快解决。

比较头疼的是,怎么样在电网这样组织架构复杂、业务流程繁杂的日常工作中找到一些痛点;从而结合运营能力,更好帮助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根据之前做C端产品的经验,为找到电网企业的运营痛点,可以先通过个体用户研究来找到切入点,于是我们展开和一线业务人员的针对性访谈。

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电网企业都有推广“先付费再用电”的业务需求。

这项业务推动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因为目前市场存量的老电表不支持预付费功能,需要更换电表才能支持预付费;

长期以来用户已习惯先用后付,习惯较难改变。

后付费的方式给电网企业带来很大麻烦:一方面给电网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回流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巨额欠费的死帐(因为关乎民生,还不能随便断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网企业想要大力提升“先付费再用电”业务用户数。

用户的习惯是难以改变的,想要用户变为先付后用电,之前靠的往往是“威逼利诱”。

一线业务人员顶着“提升先付费再用电用户数”的KPI目标,使出浑身解数:广为宣传,但大部分客户仍未听说过“先付费再用电”;强制推送,用户多有怨言;搞充减充送活动,预算有限而无法拿捏最合适的金额……电费组同学一股脑地输出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作为一名产品运营经理,工作的思路是首先对用户遇到的繁多问题进行恰当的分类。

根据MECE分析法的原则,对目前“先付费再用电”遇到的问题可以做如下逻辑树拆解:

 垄断行业也要做运营: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关键问题:用户不知晓业务→知晓业务但不了解业务→了解后对业务价值无感知→业务过程中体验问题较多→后续服务体验不佳。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