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将一个问题准确的表达出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结构化思维可以帮助快速加工处理繁杂的信息,并且提炼出核心观点进行表达,让你的听者更容易懂你。那么我们该如何训练结构化思维呢?本文作者对此展开梳理总结,一起来看看~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一种状态:
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总被打断,总被要求“说重点”;
学习写作时,写着写着连自己都不清楚在写什么;
跟同事聊天时,他噼里啪啦一大推,你能听懂他说的每个字,却没明白他究竟想说什么……
你可能以为是自己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不够好,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是思维问题,是你没有想清楚,因为几乎不存在思维清晰而表达不清晰的人。
这里所说的思维便是——结构化思维。
一、什么是结构化思维?通过一个例子让大家实际感受下。
下面是15个数字,试试在3秒钟内看完并记住它?
3,5,4,2,9,1,6,7,0,8,3,5,4,2,1
是不是挺难的?
那换一种方式,让你同样记住15个数字,再试试能否记住?
1,2,3,4,5,6,7,8,9,0,1,2,3,4,5
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别说3秒钟,1秒钟也可以。
事实上,这是两组同样的数字,只是在排列时,第二组更有规律。
为什么你很难记住第一组却能够轻松记住第二组呢?因为它更符合我们大脑的使用习惯。
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有两个规律:第一,不能一次太多,太多信息会让我们的大脑觉得负荷过大;第二,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再回到开头时的场景,想领导汇报工作总被要求“说重点”、不明白同事聊天想要表达什么等等情形,无外乎我们说的太多、太杂,以至于听者大脑无法有效处理信息,因此有种“你究竟要说什么的感觉”,而这都是缺少结构化思维的种种现象。
结构化思维的本质是框架。是从无序到有序的一种思考过程,将搜集到的信息、数据、知识等素材按一定的逻辑进行归总,继而让繁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让我们的大脑更快速、更有效的处理信息。
二、该如何训练我们的结构化思维?然而现实中,有些人认为我就是思维能力不行,工作中也很难有机会去刻意练习此能力,一直没能学好,时间长了,也就放弃了。
事实上,结构化思维是能够通过刻意练习获得的。
我们人生可以利用IPO模型来描述,这里说的IPO并不是上市,而是input、process、output(输入、处理、输出)三个词的首字母缩写。套用此模型,我们可以分为三大步骤,有意识地训练结构化思维。
有目的的收集信息
有层次的整理信息
有结构的表达信息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面对信息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明确的目标,或是待解决的问题。当我们在获取此类信息的时候,是有方向的,知道该如何去搜索信息,也知道该收集哪些内容。
这类信息收集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便是找关键词。
比如说,领导安排你做个公司的年会策划方案,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关键词“年会”、“活动策划”、“策划方案”等搜索自己想要的内容,了解年会的形式以及大致流程,从而尽快地向老板提交方案。
另一种,是被动接收大量的复杂信息。这时,我们就需要用结构化思维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摆脱一脸懵逼、不知从何下手的状态。
先来看一个具体场景。
你是一位广告公司的策划经理,刚接到“在线钢琴陪练”做品牌推广的项目,你安排下级员工收集行业以及竞品相关资料,为该项目的策划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这一天,员工向你这样汇报:
“Sam,目前中国大约有3000万儿童在学钢琴,基本上是兴趣班或是私教的形式,钢琴在线教育却依旧处于萌芽状态,市场上虽说也有相同类型产品出现,但并没有相对知名的在线钢琴教育品牌,且能让孩子学钢琴的家庭条件都不错,毕竟一台不算差的钢琴都要10000起,家长是不在乎花钱的,我认为这个以价格为卖点的“在线钢琴陪练”可能不具备很大的市场前景。”
咋一听,是不是觉得很有道理?项目已经接了,方案还是要给的,但真的要推翻客户的产品卖点吗?作为部门主管,该如何从这段汇报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辨别呢?
方法很简单,将收到的信息分为三个部分:结论、理由、事实,并确认结论和理由、理由与事实之间存在证明与被证明的逻辑关系。
在上述汇报中,我们将结论、理由和事实拆分出来,再试着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去验证。
结论:以价格为卖点的“在线钢琴陪练”不具备很大的市场前景;
理由:相同类型的竞品没有做出品牌知名度,负担钢琴兴趣班的家庭条件都不错;
事实:中国大约有3000万儿童学钢琴,主要以兴趣班和私教的形式;一台不算差的钢琴要10000元左右。
显然,这里面有些逻辑是无法验证的,比如:
买得起钢琴的家庭,家庭条件都一定不错?家庭条件不错的家长就不在乎钱?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