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上一篇文章《看《青春有你2》,学习职场规则(上)》中,作者介绍了《青春有你2》背后映射的8条职场规则,本文继续分享。
《青你2》结束,训练生们的后续发展,也会符合马太效应,很残酷,但是事实。
因为有资本/其他势力助推->一部分人获得了更多镜头->获得了更多的粉丝及关注度->从而后续剪片时给更多的镜头->更多媒体曝光及热度。
也有人反驳:说这是“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一部分很有梗的学员上热搜,直接转化为青你2观众量级增长,109位练习生每人有不同程度的增粉,是共赢的。
上述观点,仅指当下的结果“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了。把视角放长远,最后陪跑的90%选手甚至95%,大概率是一 无 所 获。
资本和互联网放大了头部的优势,以往三五十年形成的马太效应现在三五天就达成了。
仅会有3-5名能分到不错的资源、娱乐圈发展。
剩下陪跑的100余人,她们签不了公司、或者出不了道、或者没有金主爸爸捧,大多仍回到原岗位继续当个边缘演艺人员跑跑龙套走走穴。
看看这期《青你2》的很多训练生,都参加过其他选秀,如左卓、马属君、汪睿等等。她们一直在陪跑,这次抱着希望又来陪跑一次。
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是社会分布最残酷的定律。
为什么当下的娱乐圈都是“撕 资源”?
因为资源是零和博弈,和C位一样,资本只会投给它看好的一个人。一定程度上,冰清玉洁是时代产物,她们只是学着把台面下的撕资源吃相搬到台面上了。
没有解药吗?有的,人挪活树挪死;这种选秀节目不行就换一种风格的节目,娱乐圈内也可以从台前转到幕后。又回到上文观点——要懂得自己破局,而不是像驴拉磨一样,在各种节目里转一圈又一圈,一步都没有前进。
同理的,在公司内也会出现马太效应。
资质能力都差不多的A与B进入公司->也许因为领导更喜欢A->而给了A分配了更多或更大的业务->A成长的更快->A和B在晋升评级后A得到了晋升->B成了职场零和博弈的牺牲品,A成了马太效应的受益者。
所以,不要在职场中总当第二梯队的人,我们面临的社会背景已不是父母辈的大锅饭背景,他们大多不争不抢,老老实实在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到退休,我们不能。要么努力当第一梯队,要么当一个斜杠青年开发自己其他的事业。
以新东方为例,从管理层到教师层,都有第一第二梯队之争,但是如何呢?第二梯队的人离职创业,做出了国内最知名的天使基金、也做成了K12除新东方以外的半壁江山。
10. 职场角色——如果无法当那个最强的人,那么就当团队离不了的人虞书欣、赵小棠是两个很特别的存在,大概率会中高位出道。
在节目中,她俩的镜头最多,她们就是上文的马太效应获益的那5%;
她们最美吗?不是,虞书欣长得不符合普通审美标准,赵小棠也以臭脸著称。
她们业务能力很强吗?不是,俩人一直都是C、D级别。
她们粉丝最多吗?也不是,再多也没SNH的粉丝基础大。
她们的成功,在于人设定位精准——她们是走有梗路线的,是团队内的氛围担当。
以谐星出圈的大王娱乐,第一期给了最多的镜头和最高的评价,但之后表现平平;
给人蠢萌印象的黄一鸣,也因为校园暴力等负面风评,而让观众大失好感。播放至今,剪辑师依旧给她留了足够多的出镜,但是弹幕都是“笑不出来”;
秦牛正威、李熙凝、乃万本身也不会搞笑,而是念rap的任务意外收获了节目效果。
上述已经很凉凉,若再不留下虞书欣、赵小棠的梗,这个节目就boring成“我是歌手”了。
氛围担当也是一种软实力。
回想我们在学校及职场中,最得同学们喜爱、领导欣赏的,往往是团队内的“氛围担当”。做到给team带来温暖与快乐,加强凝聚力,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成功;
而且几乎是无可替代。
11. 职场角色——距离产生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七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镜头不多圈粉不少。
蔡卓宜虽为马来人,但她语言文化、思维逻辑都与国内选手差异不大,她吸粉全凭颜值加持。
七穗是樱花妹子,中文讲的不好,五官也是典型的日系美女。无论业务能力如何,其日系的形象给她加了甜美樱花滤镜,让人莫名有种好感。
人性中,对于不同族群的竞争远没有族群内竞争来的激烈,我们不会对比尔盖茨仇富,却每天看王思聪的笑话。所以,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