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OKR制度SMART原则 | 工作计划怎么做

时间:2021-03-10 09:32|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编辑导语:OKR是一种目标管理的工具和方法,目前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中被广泛应用,更好的使团队上下同欲的管理方法;企业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OKR制度,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工作计划怎么做的分析,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OKR制度SMART原则 | 工作计划怎么做

年底的时候,总是特别忙,要回顾旧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人才盘点、年度总结、预算申请、来年绩效计划。

来年绩效计划是要给领导报批的,批准后就成为新的一年考核的基准;以往再做这个计划的时候,整个过程像一场双方互相知道套路和心思,但又都要有这么一个标准动作的“拉锯战”。

如果绩效计划是自上而下分解的,过程会是这样:

首先,是老板拍脑袋一个特别有挑战的指标,下级讨价还价,双方最终平衡个结果,敲定个指标。

其次,每一级Leader再利用下一级与上一级的信息差,将指标层层加码,向下要求,下级再重复讨价还价过程。

如果绩效计划是自下而上汇报的,那过程就是反过来:

首先,员工先盘点自己一定能完成的是哪些,汇报一个保守、安全的绩效计划。

其次,上级领导也知道这个安全,会再加码一个有挑战的绩效指标,双方拉锯后,形成一个最终的绩效计划。

这个绩效计划制定的过程一是有些违心,二是有些拍脑袋,三是讨价还价拉锯的有点累;就像之前我们分享过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无增实体”,非必要的拉锯希望尽可能少一点;所以今年我和HRBP以及团队小伙伴商量,我们团队用OKR制度吧,结果毕竟是由做对了正确了的事情来的。

在和团队小伙伴沟通的过程里,我们聊了这些内容。

一、内容1:什么是OKR?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直译为“目标和关键结果”。作为目标管理方法,让大家更多关注在事情上面,做对了事情,自然会带来好的结果。

O是目标,代表我要做什么;KR是结果,代表我要通过完成什么结果去实现目标。

OKR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目标、可以被衡量的结果、透明和自上而下分解等特性进行推进项目。

二、内容2:怎么制定OKR?

一个好的OKR要遵循下列的这些原则:

原则一:自上而下设定与分解

OKR就像路牌一样,指引方向,让团队对齐,那么个人的目标要和部门一致;部门的目标要和公司一致。

所以在设定OKR时,需要层层分解,先设定公司或者高层领导的OKR,然后再分解成部门或者中层领导的OKR,最后再制定基层员工的OKR;在设定的过程里上一级的KR关键结果甚至可以作为下一级O目标。

举个例子:

制定对象:公司老板。

目标(O):营业收入实现一个亿。

关键成果(KR):

KR1:增加10个以上分销商

KR2:全年广告投放四轮

KR3:推出每季度市场活动

老板的OKR制定好了后,主管经销商的渠道部经理便把老板的KR1作为自己的目标。

制定对象:渠道部经理。

目标(O):增加10个以上分销商。

关键成果(KR):

KR1:一季度前制定分销商政策,提升分销商返佣比例。

KR2:现有门店每季度展示最新加盟政策。

KR3:每季度媒体渠道投放招商广告。

在上面这个例子里,通过层层分解,老板的关键成果“增加10个以上分销商”成为了渠道部经理的目标,是团队内部上下,对齐了目标。

原则二:目标要有挑战性且不与任何绩效相关联

目标是要有挑战的,不是用于保底的。

OKR制度本身作为一种目标管理工具,是与绩效、晋升、薪酬解耦分开的,员工需要安心,他们设定的哪怕再雄心勃勃的目标,最终没有实现,都不会有所损失;只有这样,大家在设定OKR时,才会勇于设置有挑战的目标。

如果目标满分是100分,60-70分才是一个常态的分数,如果一个人经常目标得到100分或者一个团队普遍所有人都得到100分,那么说明当初目标设定也许太过简单;如果得分太过低,并不意味着失败或者做的不好,而是一个自我检视与修正的机会,是目标太过有挑战,还是工作可以改进以做的更好。

另外我们所说目标应该具有挑战性,且不作为我们考核的依据;但是KR关键结果则是需要被考核的,是要具体的,务实的;我们相信做对了这些关键结果自然会带来目标的实现,只是可能需要时间或者更多投入。

原则三:目标数量要聚焦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