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大厂运营实战:3年3次转岗,如何提升快速学习能力?

时间:2021-04-12 09:38|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对业务不熟悉,对环境不适应,换岗感到很吃力?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经验与大家分享了提升快速学习能力的方法,学会并掌握这些方法,定会助你提升快速学习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快成长。

 大厂运营实战:3年3次转岗,如何提升快速学习能力?

都说隔行如隔山,即使在一个公司里,换一个产品线、国家市场或者岗位角色,你都会感到很吃力。这种吃力,既来自于融入新环境的不适应,更来自于快速学习业务的巨大挑战。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大部分职场人都会换几次赛道,经验逐渐成为双刃剑,在互联网行业甚至可能是减分项。

快速学习能力,是职场发展长期竞争力之一。

过去3年,我经历了3次公司内部的转岗,接触了3个国内外的产品,每一次都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新业务。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化市场再到国内市场,从B端市场转向运营,从4-5人小团队管理到40-50人团队管理,经历了从易到难再到易的阶段,摸索到一些关于提升快速学习能力的方法。

理解美国创作者生态,一开始并不难

第一次转岗,我从服务国内市场到国际化市场。因为产品形态和工作角色和之前相似,在同事的帮助下用1-2个月就适应了和美国同事协同的状态。但困难的是,理解美国文化以及美国丰富的创作者生态。

这段经历,我在提升学习能力方面有几个思考:

1. 找到你身边该领域的专家

作为团队leader,招聘该领域的专家需要列为优先级最高的工作。在这段工作经历中,我最幸运的是拥有一个和接近于native speaker认知的团队,他们使用一切美国年轻人爱用的内容产品,对于知名的 youtuber 如数家珍,帮助我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一个总体认知。

2. 有效搜集并沉浸式吸收所有信息

为了理解美国的创作者生态,我当时搜集了行业新闻网站、Top创作者的账号、信息量大的纪录片、深度报道、视频等,还去参加了 Vidcon 和 playlist live 等行业活动。有用的信息,能帮助你节省大量的时间。

同时在那半年,我刻意不关注国内的行业动态,尽可能把头脑放空出来,完全投入到这些新信息中。一开始很难消化密度大的内容,但是硬啃下来,你会发现效果超预期。

3. 通过同性理解差异,学会建立关联性思路

在我学习美国创作者生态的过程中,我会把中国的行业情况作为参照物,用一个纬度来理解两者的差异。如果你能找到新事物,和你熟知的旧事物之间的关联,借助头脑原有的知识库积累,能力尽可能迁移,就能大幅降低难度。表格和脑图是非常好用的思维工具。

同时学习韩语、运营和管理,难度升级

第二次转岗,我从美国市场到韩国市场,工作角色也从市场到运营。一门陌生的语言,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国家,实战经验欠缺的角色,难度一下提升了3倍。

那段时间从早10点到晚12点,头脑一刻也没法喘歇,高密度的信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没有接触过的工作模块,周末从0开始学习韩语,管理更大规模的团队,我基本是懵的,内心也是受挫的。

这段当时痛苦不堪的经历,回头看是我成长最快速的时期,我对学习新事物有了方法论以外更深切的感受:

1. 准备好面对挫折

不管是学习一种新的乐器、一门新的语言,或者一个新的行业,开始面对的大概率就是挫折,所以很多人无法坚持任何事。我们能做的,不是去克服所有困难,而是量力而行,始终呆在舒适区或者强迫自己硬抗都是不可取的。

同时,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己学习新事物的状态,比如运动、语言、乐器等,不断提升面对挫折的能力。

2. 聚焦最重要的事情

语言、运营、管理是我当时面临的三大难题,让我崩溃的不是学习具体某一个方面,而是同时学习三个。

回头分析,从0开始学语言需要至少几年的时间,花费精力大,但提升慢;管理,学习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重要的是实践;而运营,属于可以快速学习方法论的事情,并且资料丰富。因此优先级是运营>管理>语言,应把核心精力聚焦在如何提升运营能力。

如果我能做好精力的分配与管理,当时不至于那么狼狈。如果你学习的新事物带来的难题太多,那么先拆解判断和解决优先级最高的,更聪明地努力。

3. 学会求助

这里的求助,并不是伸手党,而是能明确判断哪些事情自己搞不定,并且找到对的人寻求帮助。

在学习如何做运营的过程中,我找了经验丰富的几个同事,认真写了访问提纲发给他们,并且做好笔记。然后再套到自己当时的业务,画出框架。求助,在某些场景下是最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