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职场人经常会面对需求,进行需求的执行时,我们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需求,进行判断,其次需要进行需求的一系列操作,最后进行管理;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在面对需求是我们需要怎么做,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几天前,在“管理从「需求」开始”文章中总结,需求可以通过访谈、调研会、竞品分析、用户反馈及数据驱动等多种方式发现与获取,按照紧急程度或KANO模型进行筛选与分类,需求的识别与梳理要遵循「保持与业务战略的契合、业务流程重构、业务连续」四项原则,最后将这些确定的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并实现。
这些工作与过程概况起来可以归纳为找对人、做对事和处理好关系,本篇继续聊下个人对这部分的想法。
一、找对人无论是企业内部需求还是企业外部需求,无论是ToB的需求还是ToC的需求,无论是小需求还是大项目,它们都是为“用户”服务的,是解决“用户”问题的;所以,我们通常最关注的是「用户」。
但是,一个需求或项目的成功要考虑很多因素,从“人”的角度来看就不仅是最终用户这一个群体,它应该包括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即干系人。
需求的来源途径很多,有时候是老板的一句话,有时候是业务人员提出的,有时候是对接商家提出的,有时候是外部对接系统升级产生的…
所以,找对相关干系人非常重要,他们是需求或项目的关键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在后续的各个阶段中会对需求的执行结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识别干系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确定哪些人是需求或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通常可以划分为五类,即职能干系人、最终用户、项目组、运维人员及外部相关者(见下方简图)。
① 职能干系人
电商企业的需求大部分来源于职能部门,企业的业务流程也会以职能组织结构的不同而不同,职能组织的复杂程度、部门间的职责边界划分也是影响业务流程和系统实现的重要因素。
面对一个需求或项目时,对于职能相关人的识别非常重要,而且找到能够对需求“拍板”的人更重要。
② 最终用户
B端用户或C端用户是一个很大的用户群体,对于他们的分析和挖掘企业投入非常多;通常理解为直接使用或操作通过需求或项目实现的解决方案的最终人员,他们是最直接的干系人,也是最终的受益者。
在在一个需求或项目中可能会涉及不同类别的最终用户,例如,对于一个门店补货项目来说,最终用户就涉及店员、门店运营人员、仓储人员和财务人员(结合业务流程涉及的各个环节上的操作用户来区分)。
电商企业中,最终用户有一部分同属于职能干系人。
③ 项目组
需求或项目的实现离不开项目团队,所以我们要识别项目组的相关人员,包括产品经理、研发人员、测试人员等;每类人员中还要按任务进行分组,以便判断影响。
个人觉得,找对项目组中的相关人员是需求执行期最为重要的,他们是需求的执行者,是对最终用户负责的群体
④ 运维人员
这里包括系统运维人员、安全人员、基础架构人员、应用服务人员等。根据经验,有时候项目的进度会受这些干系人的影响,要提前识别,预先准备。
⑤ 外部相关者
目前,企业的系统越来越复杂,依赖的也越来越多,同时,需要遵守的规范、保证系统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一个新需求,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影响;例如,对外开放平台的需求要考虑对接的商家系统,购物流程的变更要考虑用户安全并遵守支付平台的接口规范等。
找对这些利益相关者是需求或项目成功的开始,根据这些人我们可以进行相关的分析,通过下面的表格可以体现。
找到这些干系人(利益相关者)的目的是:通过这些人深入挖掘需求,了解哪些利益相关者将可能是阻碍者或批评者,哪些利益相关者是拥护者和支持者。确认这些干些人的权力、影响力,后续在需求执行过程中有侧重点的安排工作。
这里,也可以采用一个权利网格帮助我们进行描述和分析(如下图)。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