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今年双11,囤货又囤课

时间:2020-11-21 09:23|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今年的双十一,你买了什么?以往的双十一只是电商平台的狂欢,今年各行业都参与进来,房子车子都可以被购买,还有些自强不息的打工人购买了在线课程。在线教育的获客成高越来越高昂,双十一的这番大动作能为其带来收益吗?本文作者对此展开四个方面的分析,与你分享。

 今年双11,囤货又囤课

随着零点钟声响起,今年持续时间超长的双11大促也终于落幕,而这个以往只是电商平台狂欢的节日,今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不同的行业入局其中。不论是生鲜外卖还是房子车子,都被消费者添加到了购物车之中。

其中,最让众多消费者意外的是,今年在线教育平台在双11期间的动作也不小,让众多消费者在囤货的同时也囤了不少网课,让苦命的“尾款人”又多了一分自强不息的倔强和上进。

一、为什么是双11

因为疫情的影响,在线教育已经成了多方追逐的新风口,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线下教学的恢复对在线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其向前发展的步伐依旧稳健。于是在今年双11期间,在线教育的表现也格外亮眼。

根据淘宝教育数据显示,在今年双11的预售首日,买网课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649%,在教育方面的消费同比增加了1566%。另外直播这种模式也在助力网课的销售,预售开启后,不少消费者就直奔教育直播间,一个小时之后有44%的消费者在直播间内完成了课程购买。

虽然在线教育平台在电商平台卖网课并不是今年才有的,但今年双11期间,各个在线教育平台的竞争之激烈,让人有了决胜局一般的错觉,这种情况为何会出现呢?

首先,参加双11大促帮助这些在线教育平台再一次树立品牌。因为对教学质量的怀疑和不信任,部分消费者选择在线教育当做疫情期间的主要受教育模式,很多是出于无奈,如何让消费者化被动为主动自愿接受在线教育,成了这些平台的主要目的。

而通过双11这种全民参与的活动,增加品牌的曝光度,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在线教育有线下教学难以企及的优势和便捷,从而培养用户心智。另外再辅以平台内优质的课程内容,进一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其次,双11自带消费属性,在拉动在线教育平台营收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好处。在双11的消费氛围中,自然会拉动课程的售卖,带来平台营收的增长。另外,在这个火热的赛道之中,下半年的销量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平台未来的市场,而双11正是冲刺的最佳时机。

这也就让一众在线教育平台在今年双11的时候,像打了鸡血一般向C位进发。但同样是参加大促,不同平台之间的手段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二、“史上最低”只为拉新

如果说进行了十二年的双11,为什么能够年年刺激到人们的消费欲望,那原因只能是超低的价格。而搭上双11快车的在线教育平台,想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样难以避免低价的竞争。

字节跳动旗下的教育软件瓜瓜龙英语,在双11期间的促销广告随处可见,并且打折力度的确不小。比如10节100%北美外教动画课程外加123节语数英拓展课,原本的售价有599元,而双11的特价只需要19元。

同样,作为老牌机构的学而思也在低价促销上不甘示弱。有价格仅19元的课程提供秋季名师语数外特训班,也有原价230元的早教绘本课程在双11的特价只要115元,还有原价850元的寒假班课程,领券之后的到手价只有六百出头。

而老牌教培企业新东方的动作同样不小,比如放出100元抵用1000元的课程优惠券,以及原价720元的全年级、全科目高效定制体验课双11售价只有299元,甚至还拿出5000个小时的课程用于赠送。

不难看出,这些教育平台在双11大促期间,都想通过更低的定价来吸引更多的用户,从而刺激销量。当然,这种低价的销售策略,除了是平台想要贴近双11大促的消费调性,更多也是想要通过低价刺激消费者的眼球,从而吸引来消费者更多的注意力。

但是这种低价的销售策略同样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低价课程是否具有较高的课程质量,成为了阻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原因。而低价和补贴将会进一步抬高平台的获客成本,使得众多在线教育平台的资金压力倍增。

而更加关键的问题,则是千篇一律的低价营销手段很难在众多低价促销的平台之中收获消费者的情有独钟,这也需要各个平台找到新的方法去吸引消费者。

三、新手段会有好成效吗?

就像拼多多打出百亿补贴之后,几乎所有的平台都拿出补贴这个方法一样,在如今的整体电商市场中,低价补贴和直播带货已经成了行业标配。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