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分析 >

产品分析 | 你的第二大脑——印象笔记

时间:2020-10-17 09:45|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本文将通过调研探寻用户产生“知识囤积”问题背后的真正问题所在,确认了核心问题后从目的出发”掌握知识”,最后以终为始,挖掘新需求:「结构化功能」为用户解决知识囤积问题。

 产品分析 | 你的第二大脑——印象笔记

身为一名激进的年轻人、一个热衷于认知升级、自我迭代的终生学习者,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旅途中,发现自己开始出现”知识囤积“的问题,遂思考:是否只有我一个人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一直囤积笔记?除了不停地费时费力去整理笔记以外,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用户分析

用户调研

优化方案

报告总结

01 用户分析 1.1 用户画像

 产品分析 | 你的第二大脑——印象笔记

 产品分析 | 你的第二大脑——印象笔记

 产品分析 | 你的第二大脑——印象笔记

02 用户调研问题列表 2.1 调研目的

本次用户调研目的是针对印象笔记作为“知识管理”的使用情况,探寻用户出现“信息囤积”的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力求寻找解决“囤积问题”的办法,主要通过收集用户反馈、问卷调查、语音深度访谈进行。

聚焦存在的问题:知识管理中出现的囤积问题

挖掘新需求:新建「结构化功能」解决”囤积问题“

排除伪需求:「整理功能」对解决“囤积问题”的低效作用

2.2 用户调研问题列表

2.2.1 用户基本属性

性别、年龄、职业

生活所在的地区是?

使用印象笔记的主要用途是?

使用印象笔记至今有多长时间了?使用的频次是?

2.2.2 知识管理

是否有使用印象笔记进行过知识管理呢?(知识管理:指对知识进行创建、收集、整理和加工和分享)

使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目前如何使用印象笔记来实现自己的知识管理呢?

2.2.3 笔记「囤积情况」

在使用笔记工具进行知识管理时,收集的资料信息主要是为了?

每周收集的笔记数目大概在?(若难估计,可按天收集数目×7)

每周使用过的笔记数目大致是?(若难估计,可按日使用笔记数目×7)

目前笔记的总数大概是多少?

其中,不再打开的笔记数目大概占多少?

是否曾出现过笔记堆积的问题?(堆积指积累了大量笔记,但大部分笔记超过三个月没有打开)

出现笔记堆积后采取的行动是?

2.2.4 「整理功能」对解决囤积问题的作用

若后续有对笔记进行整理,请问对解决“知识囤积”起到效果如何?

若对“囤积笔记”问题的处理结果不理想,你认为问题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

2.2.5 用户对笔记「深度加工」的程度

后续是否有专门腾出时间来深度加工笔记?
(加工指:重新组织、复述、提取、回忆等一系列大脑活动,加工≠分类整理;主要形式有读书笔记、导图制作建立知识体系等)

若有,则加工笔记的频次是?

若有,则深度加工笔记知识的方式是?

深度加工笔记主要是为了?

2.2.6 印象笔记目前对「知识管理」所起到的作用

总体上,用印象笔记对“知识管理”起到的效果如何?

印象笔记对你在进行知识管理的哪一阶段最有效呢?

知识管理的哪一阶段,印象笔记能起到的作用最小呢?

如果印象笔记对知识管理起到的效果较差,你觉得问题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

2.2.7 用户反馈

目前你在进行知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是?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希望印象笔记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2.3 用户调研结果

以下仅展示部分调研统计数据

2.3.1 用户基本概况

 产品分析 | 你的第二大脑——印象笔记

本次访问涉及的25名使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的用户,年龄在20~29岁的占比60%,30~39岁的36%;其中男性占比56%,女性占比为44%。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据了76%,且受访者中有八成已经参加工作,其中高达73%的用户从事”知识工作者“职业。

2.3.2 笔记「囤积情况」

 产品分析 | 你的第二大脑——印象笔记

囤积率=不再打开的笔记数量/笔记总数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受访用户中笔记囤积率在40~80%之间的比例,竟高达61%,而有30%的用户的笔记囤积率更是超过了80%

2.3.3 「整理功能」对解决囤积问题的作用

 产品分析 | 你的第二大脑——印象笔记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