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和对旅游休闲的重视程度大幅增加,居民对旅游出行的需求迅速增长。 并且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所以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极大程度能够方便的人们对出行的规划。本文主要是对携程旅拍进行的产品分析,enjoy~
【携程旅行】主要提供酒店预订、机票火车票等交通预订、景点门票购买、接机租车代驾服务、旅行攻略等在线旅行服务平台。
【携程旅拍】旅拍模块是携程为基础,打造的旅行短内容浏览、分享、互动社区。
1.2 携程及旅拍切入点(场景)随着中国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和对旅游休闲的重视程度大幅增加,居民对旅游出行的需求迅速增长。 并且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所以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极大程度能够方便的人们对出行的规划。
对于在线旅游类平台,根据场景进行划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出发前的规划准备(决策/机酒门票等服务/旅行团/攻略)
旅途中的信息指引(活动项目)
而对于OTA平台提供的对应服务,携程有着多年业务积累因此也能够在众多旅游服务平台脱颖而出,成为行业TOP。
对于旅拍模块的切入点则为满足用户在旅途的社交需求,官方的定义是旅拍模块能够让用户发现旅行、随手分享、社区互动。
1.3 使用携程用户画像(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从人群属性(百度指数2017年5月-2019年5月数据)来看,主要用户群体是20-49岁的中青年,可以看到其中30-39岁的用户占比最大。笔者所查到的携程官方数据给出数据为35岁以下的用户比例在过去5年里稳定保持在70%左右,这部分用户的典型使用场景可以概括为商务出行。
而年龄在29岁以下的年轻用户(90后)占比已经从30%增加到将近50%,那么对于携程来说其产品认知在这部分人群中是相对良好的,如何在年轻人群中树立品牌形象,建立更好的口碑,也是携程的一个战略布局。
1.4 旅拍模块诞生的本意(动机)旅拍负责人、携程社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渊浩曾公开:“长攻略的信息流中夹杂了一些短内容试水,发现效果很好,点击率平均有两倍提升。”
所以比起记叙每天旅游行程的攻略类的长内容,用户更偏向与类似景点打卡、碎片行程分享的短内容形式。
可以猜想原因如下:
短内容比起攻略类长内容发布门槛较低,随拍随发,更容易激发生产者的驱动力;
短内容消费成本低于长内容,场景与长内容不同,碎片化的消费更有黏性/培养习惯。
从另一个维度去思考,携程之前主要是在做OTA服务类工具,而对工具类产品,用户黏性往往没有那么高,更多的是,用完就走。
因此,旅拍的社交属性能够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和弥补产品黏性的空缺。
根据KANO模型,笔者根据旅拍社交模块对用户需求分为三个层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旅拍模块当下已经基本实现了用户的基本需求,以及部分的期望需求。下一步需要做的则是用户的期望需求。
2. 商业思考 2.1 商业模型一句话概括旅拍的商业模式则是:OTA服务工具+内容社交,通过内容导流,最终促成交易。因此能够形成内容+消费的闭环,笔者认为这是携程旅拍的商业目的。
而对于这两年的电商状况,并且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衰退,电商+内容社交已成为新趋势,单一的电商平台服务产品活跃度也呈现下降趋势,已不再能够满足资本的需求。
携程CEO孙洁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旅拍”模块上线后,该模块日活超100万。在携程2019Q1财报上指出,自2019年1月上线8.0版本推出“旅拍”模块后,携程的MAU在第一季度达到了2.1亿,较2018Q4的2亿,环比增长5%,同时净收入为82亿元,较2018年Q1净收入的67亿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11%),同比增长了增长21%。证实了对于携程,新增的社交属性是能够提升平台的收入。
阿里巴巴CEO张勇对淘宝做内容的原因在于:
“希望用户在这里能够消磨时间,能够充满发现的乐趣。但怎么才能有发现的乐趣,核心是这个平台不断在创造出新的产物,新的消费对象,消费新的资讯,新的内容。”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