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分析 >

To G产品初体验及复盘

时间:2020-10-23 10:09|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to G是从to B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殊划分,面向的企业为政府或相关事业单位,主要是根据每年政府投入的财政预算,然后去做的一系列信息化项目。本文从作者自身工作出发,结合具体项目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根据自己第一次所经历的to G项目,分享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仅供大家一起参考和学习。

 To G产品初体验及复盘

一、to G 产品的定义 1. 行业现状

目前市面上对产品类型,如果按照用户群体划分,普遍按照to C、to B、to G这样几个大类来分的,国内目前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也基本上分布在这几个领域中。

但在互联网这个圈子里,自带光环属性的还是做to C 产品的,毕竟这一块才是大神聚集的领域,以至于现在的产品人没做过to C产品都不好意思对外说自己是产品经理。

但现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非头部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留给从业人员的坑位越来越少。

如今的to C的产品人员过度饱和,已经远远超过需求了。对于从业人员来说,to B 和to G 产品还是存在不少机会的,人才需求还是比较旺盛。

因此,也有不少产品经理在往这方面转型。

笔者从误打误撞进入产品经理这个坑开始,一直做的是to C产品,如今也是由于行业原因,开始接触一些to B和to G的产品,本文此次主要是针对最近做的一个to G产品做阐述和分析,算是对本次项目的一个复盘。

2. 什么是to G 产品

所谓to G,即面向ZF机构,使用这些产品的人员主要是任职的ZF相关工作人员。

至于to G产品的划分,其实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的定义。

比如也有些公司,直接把to G产品划为to B产品。此类产品的需求来源相对来说比较特殊,例如政策性业务需求、ZF领导指派的任务等。

二、项目介绍 1. 项目背景

此次接到的项目,主要是涉及农村产权交易方面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以金融科技力量实现基层政府G端连接,协助ZF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

服务串联村集体、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户等B端C端涉农群体,有效解决农村产权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壁垒和信用缺失,突破交易难、抵押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而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该系统建立一个中间平台,把农村的的一些产权要素(如林权、土地经营权)盘活,实现线上的产权交易,与此同时提供对应融资服务。

对于没接触这类行业的人来说,要理解农村产权这些专业名词就比较困难了,要去理清里面的业务,更是难上加难。

本人之前做的一直是消费金融相关的产品,当接到这个项目时,说实话是有点懵的。毕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的产品,连农村产权交易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但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快速学习业务的能力,是必备的技能。

现在都在说往“T”字型人才方向发展,其实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也一样,也需要在行业知识方面往“T”型方向去发展,即既需要在某个行业的深度,也需要有接触和了解不同行业的广度。

尽管这个项目与我之前工作经历和接触的行业大相径庭,但是对于我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学习的机会。

2. 项目介绍

如前文所述,这个产品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建立一个中间平台,把农村的的一些产权要素(如林权、土地经营权)盘活,实现线上的产权交易。因此它的核心是创建产权项目,以及交易流程的管理。

系统使用对象是涉及农村产权交易的各级ZF机构(包括省、市、县、乡)工作人员。

系统核心功能主要有6个大的模块(如下图),主要用于发布资讯(如地方新闻、政策法规之类的);产权交易项目的创建、审批和发布;以及竞价项目的管理。

 To G产品初体验及复盘

三、项目存在的问题

其实这个项目在接手的时候,是已经有一个初版的产品。但仅仅是一堆功能的集合,无论是使用体验上,还是业务逻辑都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

而我要做的:一是重新梳理业务逻辑,让系统的的功能划分更明确,逻辑更清晰,形成业务上的闭环;二是优化用户使用体验,使系统更简便易用。

接手项目后,梳理了一下当前系统的问题,发现问题远比自己想象的多,可以用千疮百孔来形容。

1. 业务逻辑问题

系统核心功能主要有6个大的模块,最核心的功能是项目线上发布、挂牌、竞价和交易(如下图)。但是通测下来,发现连主流程都没办法走通。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