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分析 >

陌生人社交:语音社交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时间:2020-09-16 11:15|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陌生人社交软件这几年来一直层出不穷,各种类型的陌生人社交软件也相继出现,声音、照片、情感等等,类型丰富;陌生人社交已成了当代的一个流行社交软件,本文作者从几款代表性产品进行分析,我们一起俩看一下。

 陌生人社交:语音社交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自中国接入互联网以来,对于陌生人社交领域的探索一直层出不穷。

从最早期的QQ聊天室到基于LBS的陌陌、双向选择的探探、灵魂匹配Soul、匿名树洞一罐;陌生人社交也从早期追逐“看脸”的时代向“灵魂”交友发展。

近年来,“语音社交”模式异军突起,从2018年底开始,主打提供陌生人认识、匹配、交流的语音社交APP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语音社交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本文挑选了几款陌生人社交的代表性产品:陌陌、探探、Soul、吱呀,以及果壳孵化的语音社交产品递爪,通过梳理产品业务和发展史来探讨语音社交的发展的机遇和困境。

一、产品业务分布

 陌生人社交:语音社交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上图总结了递爪和竟品的业务分布图,可以看出四款社交产品的核心业务有重叠的部分,又各具特色,递爪核心业务是基于话题的群组语音社交,匹配的要求并不大。

Soul的社交依靠丰富的测试,一对一匹配,匹配的精确度更高;陌陌核心业务已转至泛娱乐方向,囊括直播,交友,游戏等多个功能;探探的核心业务是双向选择的卡片式匹配;与递爪相似,吱呀的核心业务也是群组语音社交,但与递爪基于话题社交不同的是——吱呀扶持电台主播主持群组语音聊天,泛娱乐属性则更加明显。

在社区业务中,递爪处于刚起步阶段,社区建设最为薄弱;Soul社区形式非常宽泛,支持文字,音乐,投票,等多种形式,打标签打设定让用户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探探和陌陌的社区建设更强调LBS,社交属性更强。

在商业化业务中,陌陌和探探是陌生人社交领域商业变现能力最强的APP;会员是Soul目前最主要的变现方式;递爪和吱呀则主要依靠道具售卖来变现。

二、 产品发展历程

 陌生人社交:语音社交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总结五款产品的业务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陌陌、探探、Soul 、吱呀、递爪业务都有互相重合的部分,但是产品的调性和匹配方式又迥然不同。

1. 陌陌

陌陌诞生于2011年8月,那个时候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刚刚经过一个快速发展期。

在陌陌出现之前,陌生人社交的领域主要集中在QQ和天涯,校内网等社交论坛;QQ用户选择地区,年龄,有无摄像头等标签,就会显示相关的用户;在获得对方同意以后,在输入框输入“在吗?”这是90后小学和初中时代深刻的记忆。

论坛用户可以选择发帖和跟帖来实现与陌生人的交流,“网恋”这个词汇也从那时候开始流行的;那个时候互联网可玩的产品还非常稀少,没有那么多的游戏、短视频可以消遣时间,配置电脑、连接网络的家庭也非常有限。

用户对于认识网友是比较热衷的,但是这种认识陌生人的方式效率很低,往往在聊天很久以后,才能得到对方的信息以及照片;而且觉大多数奔现以后就见光死,用户认识陌生人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是比较高的。

与国外确定关系之前频繁的约会不同的是国内是没有Date传统的,相亲配对才是刚性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陌陌横空出世,上线14个月用户规模突破4000万。

基于LBS的陌陌直接把用户个人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不需要询问和试探,缩短了陌生人认识的时间,提高了配对的效率;2013年陌陌全年营收312.9万美元,陌生人社交领域高速发展的时代开启了。

2. 探探

2014年6月陌生人社交产品探探上线了第一个版本,与陌陌早期高速发展一样,探探上线不到一年社交类APP排名就跻身前十。

从外部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陌陌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2012年年底手机网民超越了PC端,标注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此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根据CNNIC发布的《2013-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到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占整体网民的83.4%,87.8%的手机网民每天至少使用手机上网一次;其中,66.1%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

互联网APP产品对用户日常生活渗透率增大,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内部来看探探的双向卡片选择机制进一步的提高了匹配的效率。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