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作为一个2017年才成立的企业,叮咚买菜是如何在激烈的生鲜电商大战中脱颖而出的?它的身上有什么其他生鲜电商可以借鉴的运营方法?本文作者从九个方面为我们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一起来看看~
2017 年 5 月,叮咚小区转型,正式更名为叮咚买菜,叮咚团队开始 All in 在生鲜到家上,此后叮咚买菜增长迅猛。
2018 年 7 月,叮咚买菜成立一周年,日单量突破 3 万单,GMV 达 3600 万+。
2019 年 12 月,叮咚买菜在全国已有 550 个前置仓,日单量突破50 万单,12 月营收达 7 亿,2019 年全年 GMV 达 50 亿+。
在业内人眼中,叮咚买菜无疑是一匹现象级的黑马,并且至今仍然保持指数级增长。叮咚买菜为什么可以在死亡率如此之高的生鲜大战中存活下来,并且一直保持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带你了解叮咚买菜这家公司以及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
生鲜包括了三类未加工的初级产品果蔬(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以及两类加工产品面包和熟食,熟食又包括冷藏的冷冻食品、乳制品和非冷藏的散装杂粮,生鲜电商就是以电子商务的形式销售以上产品。
生鲜电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受制于互联网技术、用户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后面,随着互联网巨头们的不断加码,布局新零售等创新模式,迅速带动了生鲜电商的发展。
但是由于生鲜电商存在的行业痛点:盈利模式不明晰、供应链要求较高等。
所以整个行业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状态。不过,2020年初的疫情,却打破了这种“平静”,再次把生鲜电商推到了风口浪尖,整个行业也加速了发展。
行业分析目的在于弄清楚行业得到发展的催化因素和驱动力。因此,本次行业分析我将利用PEST分析法来剖析生鲜电商行业得以发展的因素。
PEST分析法是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与科技(Technological)四种因素的一种模型。
1.1 政治因素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政府层面出台与农业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政府超过40项,政府层面促进生鲜行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优化和改善。如:《关于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而相关政策的出台,成为了推动生鲜电商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1.2 经济因素经济层面,线上消费早已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的日常消费的一部分。截至 2019 年 6月,我国网民规模数达到 8.54 亿元,其中网购用户规模为 6.39 亿元,占比高达 75%,交易金额方面,2019 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85239 亿元,增长 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0.7%。
国内的电商平台们用近 20 年时间的发展完成了国内消费者教育:一方面,主力消费人群对于线上产品及服务的品质信赖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线上支付系统全面应用也使得线上交易的便利性得到极大提升;此外,以外卖为主流的即时配送的兴起也进一步教育了用户到家的消费习惯。
新世代消费人群的崛起为生鲜电商发展带来需求客群增量,Z 世代人群(95 后+00 后)消费力快速增长,他们是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互联网渗透率高,购买生鲜看重便利性、品种的丰富性。随着他们消费能力的增强,生鲜电商正好契合了他们的消费需求。
据 QQ广告&凯度咨询在 2018年发布的《GenZ白皮书》,中国 Z世代人群(15-23岁)达到 1.49 亿人,预计到 2020 年,Z 世代将占据我国整体消费力的 40%。他们正在逐渐成为网购的主力群体,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年龄群体。
另外,而在疫情下的居家闭关防疫、假期延长、各地复工开学时间延后等因素,进一步催热了“宅经济”,居民对于线上消费乃至到家消费习惯的养成,都将为生鲜电商的发展带来需求端的提振。
1.4 科技因素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