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今年疫情期间,线上买菜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京东到家、盒马鲜生、天虹到家、叮咚买菜等等都开始了线上购买生鲜的渠道;现在疫情已经好转,但是大家已经感觉到了线上买菜的便利,很多人开始持续使用此方式;本文作者以叮咚买菜为例,分析生鲜电商的发展。
“2020 年,营收要达到 200 亿元!”2017 年,当刚刚创立的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创始人兼 CEO 梁昌霖信心满满地定下这个“小目标”时,不少人都觉得梁昌霖是在说梦话;可谁能想到,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当年许下的豪言竟如此接近现实。
数据显示,2020 年第一季度,上海市生鲜电商销售额达 88 亿元,同比增长 167%;日订单量约 50 万笔,同比增长 80%;同时,受到今年疫情影响,客单价从 40 元提升至 100 元以上,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 127.5%。
面对这个巨大且增长迅猛的市场蛋糕,叮咚买菜成了最大的赢家。
从 2017 年公司创立初期月营收仅有几十万元,到 2020 年 2 月份月营收超过 12 亿元,叮咚买菜用 3 年时间实现了即便在业内也极为鲜见的几何式增长;同样在这 3 年时间里,叮咚买菜还完成了多轮融资,高榕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著名 VC 机构投资均对其青睐有加,公司估值已超百亿元。
叮咚买菜为何如此生机勃勃?
本篇文章笔者将通过对叮咚买菜的发展历程、商业模式、产品功能与结构、运营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可以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以前置仓模式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叮咚买菜,是如何一步步取得今天令人瞩目成绩的。
一、行业分析生鲜电商是指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生鲜类产品;在生鲜电商平台,用户可以买到果蔬、蛋肉、休闲食品等各式商品。
2020 开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影响全国,疫情期间“线上下单、生鲜到家”的安全性与便利性,让广大消费者充分感知到了生鲜零售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价值,生鲜电商迎来了强劲发展。
那么,生鲜电商的春天是否已经到来?
下面笔者将采用 PEST 分析模型来深入探讨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1. 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政府有关部门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助力生鲜电商快速发展。
从 2012 年开始至今,其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关于“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交易方式”、“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电商、物流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促进生鲜电商更好更快发展的政策支持。
国家鼓励各大企业通过“互联网+”推动农业电商的发展,同时在流通、技术发展等相关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规范和利好政策;此外,国家战略推动生鲜进出口业务、“一带一路”政策和自贸区的建立均有力地促进了跨境生鲜电商业务在未来的高速发展。
2. 经济层面2019 年,我国网络零售持续稳健发展,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 10.63 万亿元,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 8.52 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总额的比重为 20.7%。
网络消费通过模式创新、渠道下沉、跨境电商等方式不断释放动能,形成了多个消费增长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进一步上升至 10410 美元,首次突破 1 万美元大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9074 美元的平均水平。
这也意味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进一步带动市场消费升级,生鲜电商作为服务广大消费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3. 社会层面根据 CNNIC 最新发布的第 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 2020 年 3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9.04 亿,较 2018 年底新增网民 7508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64.5%,较 2018 年底提升 4.9 个百分点;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 8.97 亿,较 2018 年底新增手机网民 7992 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 99.3%,较 2018 年底提升 0.7 个百分点。
进一步调查显示,截止 2020 年 3 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7.10 亿,较 2018 年底增长 1.00 亿,占网民整体的 78.6%;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7.07 亿,较 2018 年底增长 1.16 亿,占手机网民的 78.9%。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