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运营 >

为什么不是流量,而是留量?

时间:2020-10-14 09:33|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如今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的获取和留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用尽办法获得了流量以后,更重要的是怎么把他们留下来,也就是“留量”;本文作者详细分析了“流量”和“留量”,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为什么不是流量,而是留量?

在谈留量和留量池之前,我们先系统介绍一下流量的概念。

一、流量 VS 留量

中学物理老师会将电流和水流做对比,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电流概念的理解;无数个电子发生快速移动,即电的流动;水流同理,无数个水分子发生快速移动,形成宏观上的水体流动。

在互联网领域,用户在网上的点击、浏览、注册等行为,全部会变成数据,当某一时间点有大规模用户进行点击、浏览、注册等时,相关数据就会激增;这种情形就和在某一时间点大量电子或水分子形成电流或水流一样,用户的点击、浏览、注册等行为数据形成数据流,而数据流的数量,就被称为流量。

所以,当我们在谈流量获取的时候,其实谈的是获取的某种用户行为的数据量;比如注册量、点击量、下载量等,这样的数据量越大,流量越大。

同样地,我们平时所说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拥有巨大流量,也是指它们拥有类似的数据流,比较典型的就是MAU。

截至2019年6月月底,MAU过亿的App超过54个,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微信、QQ、支付宝、手机淘宝、腾讯视频、爱奇艺、抖音短视频、高德地图、搜狗输入法和百度;其中微信9.4亿,QQ6.6亿、支付宝6.4亿、手机淘宝6亿、百度4.5亿。

其实,所有拥有过亿MAU的App,都是企业日常获取流量的宝地,每月都有过亿的用户在其中流动,进行着点击、浏览等行为,就像大海里翻滚的浪花和跳跃的鱼群一样,生机勃勃。

流量的本质就是一串数字,主要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产品成长的速度;不过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将流量的意义进行“扩大”,比如App的下载量、注册用户量等明确体现体量的数据数量,有时也会将其等同于流量。

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产品或平台拥有多少流量时,可以通过一些数据如注册用户量、PV/UV、DAU等进行直观的判断。

清楚了流量的含义,我们就可以引入最核心的概念——留量。

所谓留量,简单来说就是被留下来的流量,这种流量不完全呈现其作为原始流量时动态的特点,而是呈现出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具体表现在数据上,最直观的表现是留量的DAU和新流量相比会非常低,要想重新变高,就需要创造相似的环境和再次实现的路径,相当于再造一个流量平台;比如字节跳动被誉为“App工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在不断打造新的流量平台。

这些平台初期的流量都是从今日头条导入的,但后续的流量多是自身新产生的,即前者是旧流量,后者是新流量。

旧流量不可复制,但可以创造新价值;新流量可以创造,但要依托于旧流量,这个关系的转换,就是依靠留量运营完成的。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理解留量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理解留量的本质

获取流量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一般来说,在某个平台发展初期即红利期,引流是非常容易的;而当平台日渐成熟,生态逐渐完备之后,流量的获取就会变得“举步艰难”,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以抖音为例,抖音是继微信成为“超级”App之后,又一个崛起的流量洼地;它的走红引领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并让企业的新媒体运营阵地由“两微”即微信和微博,成功转变为“两微一抖”,其彻底改变了互联网的流量格局。

在抖音发展初期,其平台上那些节奏动感、画面精美、特效炫酷的优质竖屏短视频,吸引了很多大城市的年轻人加入。

随着抖音流量日趋稳定,抖音上的视频类型开始逐渐丰富,并陆续有个人或企业尝试通过视频电商等方式进行变现,这些个人账号或带着企业名称的账号是踩中抖音第一波流量红利的幸运儿,此时在抖音的获客成本与微信等成熟渠道相比要低得多。

之后,抖音通过更多、更大的动作让平台流量开始疯涨,仅用几年时间就发展到如今近5亿MAU的规模,其间陆续有其他平台的KOL加入;而企业号的开通也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此后抖音上的获客成本开始增加。

到了2019年,在抖音上投放广告更是成了企业拉新的必选项,比如2019年6月开始的K12网校暑期招生大战,各头部教育公司累计投入的广告预算高达40亿~50亿元,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预算投向了抖音广告。

可以说,抖音的发展历程就是互联网时代流量思维的缩影。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