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在上篇文章选择什么数据指标进行产品评估?(一)中,作者分享了关于数据指标的宏观和围观指标;本文作者围绕单用户价值展开,从个体和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上篇文章中,我按照产品价值=潜在用户数量*渗透率*单用户价值的思路展开了这个系列文章。
此外列举了一些数据指标,诸如互联网渗透率、应用渗透率、DAU天花板等宏观指标,也列举了用户留存、月均DAU/MAU、使用频次等微观指标,感兴趣的可以再去翻下。
选择什么数据指标进行产品评估?(一)
本篇文章主要会围绕着单用户价值展开,一部分是个体的价值,一部分是整体的价值。
前者主要包括ARPU、ARPPU、LTV、CAC和PBP,后者主要包括营收、付费率、利润率;另外我会把某些公司财报中的一些数据贴出来,供大家自行对比。
一、单用户价值就是是从个体的视角来看,用户所能贡献的价值,从用户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一般会分为获取、活跃、留存、付费、流失这几个大的阶段,单用户价值也是和整个生命周期相关的。
1. CAC首先是用户的获取,这里涉及到的就是CAC了,也就是用户获取成本。
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意思是“用户获取成本”,即你花多少钱获取了一个新用户;CAC是总的市场相关花费除以总的对应花费带来的所有新用户数。——定义来源于百度百科
根据经济学的供需关系来看——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需求是一直存在,甚至是在逐渐加强的;而供给总量=互联网用户数*目标人群占比,这其实是一个存量。
所以CAC的特点必然是从便宜到贵,目前CAC的价格早就从几毛钱到几块钱,再到十几、几十块钱了,有的业务可能都到几百几千了。
按照单用户获取成本10块钱来算,100万能带来的用户数是10万,按照留存4-2-1来预估的话,30天后留下来的用户就只有1万了。
已知上述条件,求:现阶段需要多少钱烧出来一个DAU过百万的App?
据阿里2019Q3财报显示,单季度获客成本为631元,与此同时,拼多多2019Q3的获客成本为130元。
注:当季度获客成本=当季度GAAP营销费用/当季度新增年活用户数
下图是拼多多最近2年的获客成本,可以自行感受下:
数据来源于中信证券研究部
拼多多是在2016、2017年就开始了的,那个时候的CAC只会更低;而拼多多这几年崛起的速度大家也看到了,稳定、量大、质优的获客渠道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竞争优势。
2. 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顾名思义就是总收入/总用户数,一般这个总用户数是按照DAU来计算的。
观察下来,一般广告作为主要营收的好像会用这个指标来计算,比如19Q2趣头条的单人收入ARPU值约为0.39元/天,微博19Q3的ARPU为0.9美元,19Q3Facebook为7.2美元。(数据来源于各公司财报)
3. 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ARPPU(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
顾名思义就是总收入/总付费用户数,一般这个总付费用户数是月或者季度。
一般用在有付费业务上,比如电商、直播、知识付费等,不同业务之间没有可比性,相同的业务还是可以比一下的。
数据来源于各公司财报:
2019Q1,虎牙直播的人均 ARPPU 值为 287.5 元,斗鱼直播人均 ARPPU 值为 226元;
2019Q1,YY ARPPU 为 715.2 ;
2019Q1,剔除探探用户后的季度 ARPPU 为 380.8 元, 探探的季度 ARPPU 为 59.1 元。
有了这些指标,你可以看看行业优秀玩家做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哪家的商业化能力做得比较好;同时用这些数据做参照,你可以估算出来其他没上市公司的数据。
4. LTV用户是在付费,但用户不可能一直付费,因为用户终将会流失,所以需要用LTV来进行量化衡量。
LTV(Life Time Value)生命周期总价值,意为客户终生价值,是公司从用户所有的互动中所得到的全部经济收益的总和。——定义来源于百度百科
说人话就是用户从第一天来你这,到最后一天来,中间总共会花多少钱。
有一个隐含的前提,那就是LTV>CAC,只有这样,这个生意才是可持续的。
比如获取用户花了10块钱,平均下来用户产生了5块钱的收益,那这里就会有5块的收入缺口,用户数越多,缺口越大。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