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运营 >

B端财务产品在共享出行降本增效上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1-01-21 09:15|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互联网企业快速扩张,通过不断“烧钱”抢占市场,然而ofo单车和蛋壳公寓的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成本失控的代价。在共享出行行业,做好成本控制是其立命之本。本文作者以摩拜单车为例,分析财务产品是如何在降本增效上实现创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B端财务产品在共享出行降本增效上的创新与实践

一个美团单车人一路降魔打怪,通过财务信息化、财务产品的不断创新,实现降本增效的点滴经验。

无论是千万人翘盼等着退押金的小黄,还是碎了一地的蛋壳公寓,背后无不是疯狂扩张后成本失控惹下的祸端。因此,做好成本控制是共享出行这个行业的立命之本,也是打造企业竞争壁垒、实现赢利之源。作者从有幸见证了(摩拜)美团单车从0到1的全过程,最后通过精细化运营,特别是财务产品上众多创新,降本增效,最终实现运营赢利。

成本控制,终极目标是实现赢利,提升投资回报率。我们通过杜邦公式看到了提升股东价值回报的三个途径:产品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率。

 B端财务产品在共享出行降本增效上的创新与实践

简单来讲,财务杠杆是一门用别人的钱赚钱的学问,而资产周转率,则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内功,通过自己的资产管理能力赚钱。

公式为:

资产周转率 = 周转额/资产= 总销售额(Total Revenue)/资产总值(Total Asset)

共享出行企业怎么提高资产周转率?由公式可知,在总资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销售额,即骑行率。形象来说,就是在用户需要骑行的时点,及时提供体验良好的骑行工具(单车或电单车),达成交易。而“提供”、“体验良好”这2个词就需要大量运营成本去支撑。“提供”主要是指资产供给端(单车、电单车)的投放、调度、维修(运营成本不含资产侧的研发、采购);“体验良好”主要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如开锁响应时长、热点调度、淤积清理、车身清洗、兼职摆车等等。

一、成本的构成

 B端财务产品在共享出行降本增效上的创新与实践

共享出行企业成本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资产端,二是运营端。资产端即车辆的研发、购置成本,这部分在企业做商业决策时会有充分的论证,在此不表。

第二部分运营端产生的变动成本,这块坑最大,如冰山藏于海面之下的那一部分。从企业高层到一线搬车小哥,都要高度重视与协作起来,才有可能取得较好效果,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企业失血的无底洞。

二、运营成本控制

共享出行运营主要是为了满足“有车骑”这个核心需求,在遵守各地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将车况良好的车辆调度到有用户需求、且可触达的地方,如小区门前、地铁口,实现精准投放。

运营主要分为下面几类:

 B端财务产品在共享出行降本增效上的创新与实践

1. 供应侧的选择及准入制度

有运营就得有人提供服务,就需要供应商。在实践中,摸索出“外包+第三方”服务模式,逐步将可替代性比较强的工种由外包或第三方完成。通过计件或其他可计量的方式,多劳多得,既激励了员工斗志,还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目前单车的一线运营人员,“外包+第三方”模式由初期15.3 %提升至 100%。

 B端财务产品在共享出行降本增效上的创新与实践

同时,对供应商实行事前有准入、事中有考核、事后有评比,将运营能力强的供应商在议价、考核等方面作适当倾斜,实现优胜劣汰,良性循环。

2. 智能运营

这一块比较复杂,主要是通过机器学习、大数据、AI、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以及离散变量、多立方体规约、特征工程等复杂算法,实现智能派单、智能调度、用户画像,杜绝舞弊行为。

3. 干预、调度

干预:寻找到散落在外的故障车、疑似故障车,通过运营小哥或运至中转点、积累一定量后再归集到维修仓库,或直接运至维修仓库,再根据规则作维修或报废处理(电单车的换电类似干预流程)。

调度:运营小哥根据工单性质,用不同载具(三轮车、小面包或厢货),到指定地点,将车辆调运至合适地点。

4. 维修的线上化、闭环化

维修业务的规范化一直是业界的难点与痛点,业务布局散乱、复杂,非标多,通过这几年的建设,成功啃下这个硬骨头。

动作标准化:通过属性构造,把故障车从入库、预判、检修(修、换、废)、质检、清洗、出库流程全部标准化;每个环节都有SOP,以老带新,将优秀的实践经验固化。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