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文玩都是小众的一个行业,但是用户粘性高,交易额大。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文玩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文将从文玩电商运营的角度出发,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随着微信H5、小程序、视频直播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和普及,文玩电商这几年成交额增长非常快,头部产品除了交易体系外,直播鉴定、低价捡漏拍卖、社区等核心服务也很相似。
文玩刚触电时,买家主要还是圈子内的年龄偏大的用户群体。这部分是存量用户,有些是从业者,合适的价格则买进卖出,有些是收藏爱好。他们对品类的涉足非常广泛,从玉石翡翠、紫砂书画,到手串古币等,对于价格不是很高的物品,他们都有一定的鉴别能力,符合偏好的孤品,决策成本不是很高,所以当操作门槛下降后,可以较快产生交易行为。
对于卖家来说,线上渠道匮乏,早期主要靠朋友圈不知疲倦的图文广告,混迹微信群来添加客户,引导私下成交。
2015年中上线的微拍堂最早提供的微信H5拍卖工具,中心入口很弱,卖家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完成拍卖交易,最后微拍堂完成流量积累,演变成现在的中心流量平台。大部分的个人卖家更像薄利多销,朋友圈客群有限,很多卖家年纪偏大或者是单兵作战,图片处理和文字编辑能力也有限,成交价格大多数在100-500元。
2017-2018年,小程序、直播等形式的催化,让更多的圈外人找到了一个参与桥梁,以鉴定服务来说,很多人家里的老物件,朋友送的玉石翡翠等,都很想知道真伪和价值。为什么很多文玩古玩或当代工艺品被称为艺术品,因为不管是制作工艺材质,还是当前的图片处理技术,都让它看起来很漂亮,并且有故事和话题。这让新平台找到了切入点或强化点。
目前市面上体量较大的几个平台,切入方式各有不同,但在产品形态上,基本都呈现了从鉴定服务、内容、交易的协同,而最大的差异化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供应。首先是孤品属性导致一些优质商家或藏家并非那么容易获取,同时不同供应商价格差异较大,不像普通商品一样能做到成本的透明,溢价差异很大。比如同样是新疆和田玉,是否经过苏工雕刻,甚至是雕刻师傅的情况,价格完全不一样。
第二是保真服务。线下的玩家普遍要么从拍卖行购买,要么从熟食的商家出购买,一旦交易顺利,复购率极高,最关键在于保真的信任度。建仓、鉴定、保真赔偿等投入并不低,尤其单量巨大的时候。
第三是用户运营。一方面是获客的特殊性,一方面是用户留存的特殊性。下面再剖析下这两点。
一、竞争存量用户,教育拉拢破圈增量用户对于垂直并且有圈子效应的用户群体来说,获客渠道算比较丰富的,上到广告,下到社群。对普通民众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小众品类,用户量级并不算巨大。文玩的相关需求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刚需去搜索,而是在内容、社交场景下去触发会比较理想。
投放上,信息流和社交媒体契合度会比较高,但同时对内容和场景的圈定也比较强,还没有进入到全民皆广告的阶段。在各大内容平台上,通过内容制作来传播,围绕藏品、鉴定的搞笑视频,也得到很好的数据表现。
存量用户头部平台竞争比较激烈,拼投放,拼内容制作,拼线下资源。线下流量和用户的社交关系,是文玩圈子最原始也最雄厚的流量。线下入口明显且庞大,各个古玩城、集市、店铺、交易市场、交流会展会等等非常多。
社交关系也即产品自增长是另外一个关键的方式。分享邀请裂变分拆在用户的各个行为环节,充分利用流量规则,拉动商家、鉴定师、社区KOL。比如商家这一侧,引导商家在自己的店铺、私域流量做宣传标识,引导客源关注到产品里的店铺,这样可以参与后续的直播和拍卖。而在消费者一侧,社交关系里最常见的是分享出售藏品、交流、求购、鉴定等诉求的利用。
对于圈外用户,主要难点一方面的爱好的触达和普及,一方面是基本的鉴赏能力。抛开增值角度,文玩算是精神玩物,对于纯新人,需要有一个文化普及和圈子带入的破圈过程。
很多传统的触达形式,比如展会、集市、古玩城等,未必都适合破圈群体。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